眼看着秋季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很多新手父母又陷入焦虑:到底什么时候让家里的孩子上幼儿园呢?是2岁半还是3岁呢?
关于这个问题,身边有位离职的幼师直言:要是条件允许,最好能让孩子过了3岁再上幼儿园,年龄大点再上学,好处更多。
作为有着多年从业经验的幼师,她的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之所以建议孩子晚上幼儿园,都是有原因的,正在焦虑的父母不妨多了解一下。
年龄越小,越容易分离焦虑
“妈妈,我不要去幼儿园!”3岁孩子的哭声就像刀子一样,扎得父母心碎。
可能很多父母觉得:“孩子不愿意上幼儿园是正常的,哭闹也是正常的,等过两周就好了,凡事都有个过程。”
孩子的这些表现落在幼儿园老师眼中,就是典型的“分离焦虑症”。
可能父母只看到了早上孩子哭闹不愿去学校的画面,却不知道分离焦虑症其实还有很多“后遗症”,远比父母看到的更可怕。
那些被老师强行抱走进教室的孩子,他们可能一整天都缩在角落里不愿意说话;而有些孩子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适应了幼儿园生活,但一到晚上就开始做噩梦、尿床,甚至还有些孩子出现恶意伤人行为……
3岁孩子的逻辑能力还没有养成,他们潜意识里觉得被送到幼儿园,是因为父母将自己抛弃,这才想尽办法来“折磨”自己。
事实也证明,年龄越小的孩子,他们在分离的时候越容易出现焦虑心理。这种“被抛弃感”会一直伴随孩子,成年后更容易患焦虑问题。
幼儿园不是托管所,3岁娃跟不上就是遭罪
很多父母把3岁的娃送到幼儿园,主要原因就是没人看娃,想让幼儿园的老师帮忙带娃。
但父母忘了一件事:幼儿园可不是托管所,师生比例摆在那里,老师根本看管不了那么多的孩子。
幼儿园小班,一般是3个老师和20个小朋友,平均一个老师要照看7个小朋友,怎么可能照顾得过来呢?如果孩子的独立性不强,怕是要在幼儿园受委屈了。
有太多3岁孩子因为“跟不上”被贴上标签,不会自己穿鞋子,被周围同学嘲笑是“笨蛋”;排队的时候站不稳总掉队,被老师偶尔拉到队伍外面罚站;做手工时拿不好工具,看着别人的作品急哭……
这些父母眼中的小事,在3岁孩子心中却是天大的事。本来在幼儿园这个陌生的环境他们就害怕,如今在出现这些问题,孩子为数不多的自信也会被摧毁,变得越来越不自信。
早早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父母是轻松了,可是考虑过孩子们的感受吗?他们在幼儿园根本不像父母以为的那么快乐,反而都是煎熬。
看到这里,很多父母要慌了:“那到底几岁送幼儿园呢?”
老师的答案很简单:没有最佳年龄,只有最佳准备。
这么说吧,只要孩子的能力足够强,那他几岁上幼儿园都没有关系,因为他在幼儿园里可以把自己照顾得很好,完全不会出现分离焦虑,不会觉得委屈。他会快速融入到幼儿园生活中,甚至觉得比在家里还好玩,每天吵着要去上幼儿园。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什么才叫最佳准备呢?接下来,就和家里有幼龄小朋友的父母说道说道。
首先,孩子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需求。在家里,孩子饿了、尿了都可以告诉父母,大人帮着他们解决,但是 再 幼儿园这些事情都需要自己做。所以,孩子要能明确说出自己的需求,要不然在学校只会饿肚子、尿裤子。
其次,孩子能独立完成基本的生活技能。要是在家里吃饭还需父母家人喂,那最好别送去幼儿园了,容易在学校挨饿。除了吃饭,还需要具备独自上厕所、穿衣服、穿鞋的能力,因为幼儿园会午休。
最后,孩子能适应集体生活。幼儿园班级有很多孩子,大家需要同吃、同玩,若是对集体活动不感兴趣的话,送到幼儿园很难适应,那孩子就有种被排挤的感觉,不利于身心健康。
送父母一句话:最好的起跑线,不是幼儿园的门槛,而是你愿意蹲下来,陪孩子慢慢长大的耐心。与其纠结三岁还是四岁,不如先锻炼他们的能力,这样随时都能送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