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橘子甜着呢,来一个!”
老张笑眯眯地剥了一个橘子,橘皮一掰,香气就飘满屋。那股子清甜味儿,让人一下子觉得秋天真来了。
老张今年68岁,退休后最大的爱好就是逛早市。每年这个时候,他都得买一大兜橘子,摆在茶几上,一天能吃六七个。
可这几天,老伴发现他总喊“嗓子发干”,还说胃有点胀气。去医院一查,医生笑着说:“橘子再好,也不能贪嘴啊。”
这话可让老张纳闷了——橘子不是富含维C、还能润肺化痰吗?咋吃多了反倒出问题了呢?
你是不是也有同样的疑问:橘子这么健康,到底该怎么吃才对?
一、秋冬吃橘子,收获的不止是甜味
秋冬天正是橘子丰收的季节,甜度高、水分足。适量吃橘子,确实对身体大有裨益。
1.补充维生素C,提高免疫力
橘子最出名的成分就是维生素C。这个季节天气干、气温低,很多人容易上火、皮肤干燥、抵抗力下降。
维C可以帮助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预防感冒,还能促进铁的吸收,对女性来说,也有一定的美容护肤作用。
2.橘子含膳食纤维,帮你“清清肠”
橘子里有不少可溶性膳食纤维,尤其是那层薄薄的白色网状物——橘络。
很多人吃橘子喜欢把橘络抠干净,其实那才是“宝贝”。它能帮助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还能辅助降血脂、稳定血糖。
3.天气干燥时,橘子能帮你润一润
秋冬空气干燥,很多人嗓子发痒、口干舌燥。中医认为,橘子性温、味甘酸,适量食用能润肺生津,有助于缓解秋燥。
但这里得加一句——“适量”是关键。吃得太多,反而容易引起“上火”,特别是喉咙痛、咳嗽有黄痰的人,要注意控制。
二、橘子虽好,吃的时候这3点要注意
①一次别吃太多,尤其别空腹吃
橘子含糖高、酸度大,空腹吃容易刺激胃酸分泌,久而久之可能伤胃。
特别是胃炎、胃溃疡的人,最好饭后半小时再吃。一般成年人一天吃2~3个中等大小的橘子就够了。
②别和牛奶、海鲜同时吃
这点很多人忽视。橘子富含果酸和维C,会影响蛋白质吸收,还容易让钙和鞣酸结合成沉淀,引起腹胀、腹痛等不适。
所以,吃橘子和喝牛奶、吃螃蟹虾蟹之间最好间隔1~2小时。
③橘子皮、橘络别乱丢——那也是“药”
中医有句话:“橘皮理气、橘络通络”。
橘皮晒干后就是陈皮,有理气化痰、健脾和胃的功效。平时煮粥、泡水都能用。
但要注意:刚剥下的鲜橘皮千万别直接泡水喝,因为表面往往有保鲜剂或打蜡,一定要清洗干净、晾晒后再用。
三、一些你不知道的和橘子有关的冷知识
光知道“不能吃多”还不够,下面这几点,常常被忽略,但对健康也很关键。
1.别晚上大量吃橘子,特别是糖尿病人
橘子虽小,含糖量可不低。100克橘子大约含有9克糖,吃三个中等大小的橘子,相当于摄入接近30克糖。
晚上吃太多,一是容易血糖波动,二是影响睡眠,还会让肠胃“超负荷”。糖尿病人、减肥人群尤要注意,建议午后吃一点最合适。
2.橘子越红越好?未必!
有些人挑橘子就看颜色,觉得颜色越橙越甜越好。其实,有些卖相好的橘子可能经过“催熟”或“打蜡”。
自然熟的橘子颜色会略带青黄,皮薄且味清香;催熟的往往皮亮但香味淡。买时别贪那种“亮橘色”的,选自然一点的反而更安全。
结尾:香气背后的提醒
后来,老张听了医生的建议——
每天只吃两个橘子,剥下的橘皮晒干,泡点陈皮茶。没几天,嗓子不干了,胃口也好了。老伴笑着说:“看来这吃橘子啊,也得讲规矩。”
其实生活里很多健康问题,都不是“吃不吃”的问题,而是“怎么吃”的问题。
橘子再好,也不能贪吃,懂节制的人,才最会养生。秋风起,橘香满城。你准备好聪明地享受这一口甜了吗?
温馨提示:本文所载的健康相关信息仅供参考,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医生进行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