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阻止癌症转移的天然机制

评论 · 2 浏览

有望开发新疗法阻止癌症转移

  

  科学家发现肺泡巨噬细胞通过分泌TGF-β2,使乳腺癌扩散细胞保持休眠状态,有望开发新疗法阻止癌症转移。

  科学家在Montefiore Einstein综合癌症中心的一项突破性研究中,揭示了人体免疫系统如何阻止癌症扩散的秘密。他们发现,肺泡巨噬细胞通过分泌一种名为TGFս

  癌症转移是导致大多数癌症死亡的罪魁祸首。癌细胞如何从原发肿瘤逃逸并播种到其他部位,科学家已有一定了解,但为何有些逃逸的癌细胞会在多年后形成新肿瘤,而有些却始终保持沉默,长期以来是个谜团。Montefiore Einstein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团队在小鼠实验中发现了一种天然免疫机制,能够阻止这些逃逸的癌细胞在体内其他部位发展成肿瘤。这项发现发表在《细胞》期刊上。

  “阻止或治愈癌症转移是癌症研究中最关键的挑战,”研究负责人Julio A. Aguirre-Ghiso博士说。他是Montefiore Einstein综合癌症中心的肿瘤微环境与转移研究项目联合负责人,也是癌症休眠与肿瘤微环境研究所的创始主任。“我们的发现为开发预防或治疗转移性疾病的新疗法提供了可能性。”

  研究团队通过三种乳腺癌转移的小鼠模型发现,当乳腺癌扩散细胞(简称DCCs)到达肺部的小气囊(肺泡)时,肺泡巨噬细胞会通过分泌一种名为TGF-β2的蛋白质,与这些癌细胞互动,释放信号让它们保持休眠状态。Aguirre-Ghiso博士解释说:“肺泡巨噬细胞是肺部的‘急先锋’,它们在胚胎发育早期就已存在,终生驻留在肺组织中,负责抵御细菌和环境污染物等有害物质。”

  这些特殊的巨噬细胞不仅能识别扩散的癌细胞,还能通过TGF-β2信号使癌细胞处于“沉睡”状态。研究还发现,这种机制可能并非肺部独有。Aguirre-Ghiso博士指出:“身体的每个器官都有其特定的组织驻留巨噬细胞,它们可能在各自的器官中同样起到抑制癌细胞的作用。”这表明,免疫系统可能在全身范围内通过类似机制控制癌细胞的扩散。

  为了验证肺泡巨噬细胞在维持癌细胞休眠中的重要性,研究团队在小鼠实验中减少了肺泡巨噬细胞的数量,结果发现,与正常小鼠相比,肺部活跃的扩散癌细胞和后续转移灶显著增加。这生动地说明了巨噬细胞在防止癌细胞“苏醒”中的关键作用。

  然而,研究还发现,随着扩散癌细胞变得更具侵袭性,它们逐渐对巨噬细胞发出的休眠信号产生抵抗力。这种逃逸机制最终让一些癌细胞从休眠中“醒来”,重新活跃并形成转移肿瘤。例如,乳腺癌常转移到肺部,而这些发现为理解这一过程提供了新视角。

  Aguirre-Ghiso博士强调:“了解免疫细胞如何控制扩散癌细胞,可能催生新的抗转移细胞疗法。”他举例说,未来或许可以通过增强巨噬细胞的信号功能,让癌细胞永远保持休眠,或找到方法防止癌细胞对休眠信号产生抵抗。这些发现为抗癌研究打开了一扇充满希望的窗口。

  本文译自 Montefiore Einstein Now,由 BALI 编辑发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