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古堡屹立怀柔山间,村民守护至今,它凭什么这么火?

Kommentarer · 2 Visninger

鹞子峪古堡的石墙,风吹日晒了五百年,依然稳稳当当立在怀柔九渡河镇的山沟里。每次踏进这片地方,我都觉得像回了老家,熟悉得像自家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这座古堡不大,却是个活生生的历史宝贝,住着人、长

  鹞子峪古堡的石墙,风吹日晒了五百年,依然稳稳当当立在怀柔九渡河镇的山沟里。每次踏进这片地方,我都觉得像回了老家,熟悉得像自家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这座古堡不大,却是个活生生的历史宝贝,住着人、长着树、飘着炊烟,带着满满的烟火气,成了怀柔最有故事的角落。

  

  古堡建在鹞峪沟里,紧挨着二道关村,像个老邻居,静静地守着这片山山水水。明朝嘉靖二十三年,也就是1544年,北方边境不太平,鞑靼骑兵常来捣乱。当地人为了挡住敌人,靠着山势修了这座堡。古书《西关志》里写得清楚:正城一道,城楼一间,水门两个,旁边还有两座敌台。每一块砖石,都是当年人用汗水和决心堆出来的,为的就是守住家园。

  

  到了明万历二十年,也就是1592年,鹞子峪古堡正式完工。堡垒是梯形,北墙高,南墙低,南墙102米,北墙91米,东西两边各78米。南门上头有块汉白玉石匾,写着“鹞子峪堡”四个大字,旁边还刻着修堡的官职和年份,像是给后人留了个签名。每次走近这门,我都忍不住伸手摸摸那些石条,总觉得能听见当年工匠敲打石头的声音。

  

  这地方当年可是军事重地。古堡跟旁边的二道关连成一片,周围还有撞道口堡、小长峪堡,像个防御网,把北方来的路堵得严严实实。站在城墙上,能想象当年士兵守在这儿,眼睛盯着远处的山头,随时准备应对敌人。他们不光守城,还在山里种了板栗树,想着让这片土地有生机,让后来的村民能靠着这些树过日子。这种心思,真是让人觉得既硬气又暖心。

  

  古堡不只是冷冰冰的军事堡垒,也是村民的家。堡里那棵老槐树,树干都空了,可还是绿得生机勃勃,夏天能给几十户人家遮阴。堡外有条小溪,哗哗流着,灌溉田地,养活庄稼。村民日出干活、日落回家,巷子里飘着饭香,日子过得踏实又安稳。几百年过去,村民们还是像护自家老屋一样护着古堡,哪块砖松了就补上,哪段墙裂了就修好,尽量保持原来的模样。

  

  1984年,鹞子峪古堡成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又修了一次,旧石头和新砖拼在一起,像是老朋友和新伙伴手拉手。每次沿着城墙走一圈,我都觉得这些砖石在跟我讲故事,讲它们怎么熬过几百年的风霜雪雨,讲它们怎么陪着村民过日子。

  

  夏天,鹞峪沟全是板栗花的香气。六月,栗子树开满淡黄色的小花,清甜的味道顺着风飘出去好几里。走在沟里,头顶是密密的树荫,阳光从叶缝里漏下来,在地上画出斑斑点点的光影。累了就找块石头坐下,风吹过树林,沙沙作响,暑气都被这清凉赶跑了。

  

  古堡里的人还在过日子,老人守着老房子,年轻人出去闯荡但总会回来。游客越来越多,有的穿上明朝的衣服拍照,像是穿越了时空;有的从城里来,想找个安静的地方歇歇脚。我常跟他们聊古堡的故事,聊山里的板栗树,聊四季的风景。看着他们从好奇到喜欢上这儿,我觉得自己的感情也在这儿扎了根。

Kommentarer
会员免费服务:时刻音乐 时刻云盘 时刻工具箱 时刻标签 GitHub加速 时刻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