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又发现7种新记录植物

评论 · 0 浏览

自2024年3月开始,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所)科研人员多次组织队伍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结县陈塘镇,开展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工作。 近日,科研人员在对采集的植物标本进行整理和鉴定过程

  自2024年3月开始,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京所)科研人员多次组织队伍赴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结县陈塘镇,开展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工作。

  近日,科研人员在对采集的植物标本进行整理和鉴定过程中取得重大发现,共发现中国植物新记录1种和西藏植物新记录6种,进一步丰富了西藏的生物多样性“家底”。该项调查得到了南京所自有资金支持课题“定结县陈塘镇生物多样性(植物)调查项目”和日喀则市生态环境局定结分局的共同支持。

  据科研人员介绍,发现的中国新记录为莎草科岩胡子草属的小穗岩胡子草(Erioscirpusmicrostachyus),因其穗状花序酷似白胡须而得名,原记载仅分布于印度,这是首次在我国被观测到。6种西藏植物新记录分别是银果牛奶子(Elaeagnusmagna)、扬子毛茛(Ranunculussieboldii)、多裂碎米荠(Cardaminemultijuga)、堇色碎米荠(C.violacea)、长穗柄薹草(Carexlongipes)和单性薹草(C.unisexualis),分属胡颓子科、毛茛科、十字花科和莎草科。其中银果牛奶子原记录仅分布于江西、四川等地,是一种可食用的野果资源,因成熟果实上长有银色鳞片而得名;扬子毛茛广泛分布于长江(扬子江)中下游地区;多裂碎米荠和堇色碎米荠原记录仅分布于云南省,其中堇色碎米荠花朵硕大呈紫红色,颜值很高,是一种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观赏植物。

  陈塘镇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坡的陈塘沟,这里是著名的“喜马拉雅五条沟”之一,因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和气候条件,植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有着“植物王国”美誉,成为我国植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热点区域。此次发现的7种新记录植物,不仅更新了我国和西藏植物区系的基础数据,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资料,更印证了陈塘沟这一特殊区域在物种起源与演化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是陈塘镇生态环境保护成效的直接体现。

  附录:陈塘镇发现的7种新记录植物图片:

  

  小穗岩胡子草

  

  单性薹草

  

  长穗柄薹草

  

  银果牛奶子

  

  堇色碎米荠

  

  多裂碎米荠

  

  扬子毛茛

评论
会员免费服务:时刻音乐 时刻云盘 时刻工具箱 时刻标签 GitHub加速 时刻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