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聚变领域‘奥林匹克’大会”盛誉的世界聚变能源集团第2次部长级会议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30届聚变能国际大会(以下简称FEC大会),日前在成都举行。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聚变”)和下属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下称“西物院”)在会上展示了聚变能量转换领域取得的最新突破,并面向全球发出人才招募令,受到广泛关注。
FEC大会是全球聚变能源领域的重要国际会议。本次会议由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四川省政府、国际原子能机构共同主办,西物院为具体承办方之一。今年的大会形成了一系列成果,发布了《中国核聚变产业链单位名录》,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在可控核聚变领域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到工程实践的全链条核心能力,拓展了合作交流的渠道。
中国聚变于2025年7月挂牌成立,总部位于上海,是中核集团二级单位,代管西物院。作为国务院国资委“9+6”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聚变能源任务实施主体,以及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合作平台,公司已被列入国务院国资委启航企业,主要包括五大定位:聚变领域的世界一流企业、全球聚变能源开发的引领者、我国聚变产业商业化的国家队和创新主体、央企聚变未来能源产业的实施主体、中核集团聚变能源相关业务的投融资平台及抓总单位。
在本次FEC大会的主会场外,中国聚变和西物院设立了专门的展位,重点展示了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的诸多先进技术,包括等离子体加料、诊断、加热、控制、模拟,以及特种电源、离子镀膜、等离子体高温熔融等聚变中间技术,同时也展示了聚变能量转换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突破。
据介绍,中国环流三号是西物院历经数十年,自主设计研制的磁约束托卡马克装置,也是我国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先进磁约束托卡马克装置,承担着探索开发聚变能源的国家使命。中国环流三号的等离子体,体积2倍于国内其他大型装置,离子温度可达1.5亿度,电流可达3兆安,是国内唯一具备堆芯级等离子体运行能力的大型托卡马克装置,也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在中国的唯一卫星装置。今年5月,中国环流三号实现百万安培亿度H模,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达到10的20次方量级,中国聚变快速挺进燃烧实验。
此次FEC大会上,国际原子能机构指定西物院为其首个“聚变能研究与培训协作中心”。巴基斯坦原子能委员会与中国中原、西物院签署《可控核聚变领域谅解备忘录》。多家国内外科研机构和合作伙伴到西物院开展技术交流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