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揭秘:学霸家长偷偷做的3件事,第2件很多家长忽略!

Comments · 69 Views

一位当了20多年班主任的老教师私下跟我聊,说她每年开学第一周都会偷偷观察班里的孩子和家长。结果你猜怎么着?那些后来成绩拔尖的“小学霸”,他们的家长开学初都在做同样的3件事! 而且啊,这些事一点都不难

  一位当了20多年班主任的老教师私下跟我聊,说她每年开学第一周都会偷偷观察班里的孩子和家长。结果你猜怎么着?那些后来成绩拔尖的“小学霸”,他们的家长开学初都在做同样的3件事! 而且啊,这些事一点都不难,就是很多家长没想到!

  

  第一件事:不催作业,只聊“新鲜事”

  很多家长一开学就进入“战斗模式”:“作业写完了吗?”“课本预习了吗?”“老师讲的都听懂了吗?”整天催催催,结果孩子烦,家长累。

  而那些“聪明家长”呢?人家放学接孩子,第一句永远是:“今天学校有什么好玩的事儿吗?跟妈妈分享一下!”

  为啥这招管用?

  你品,你细品!你问“学得怎么样”,孩子瞬间觉得是在被“检查”,心里就筑起一道墙。而你问“有什么好玩的事”,他是在跟你分享生活,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在分享趣事的过程中,他不知不觉就把课堂上的内容、老师的特点、同学的互动都复述了一遍。这比你直接问“今天语文讲了啥”高明多了!

  孩子愿意开口,你才能知道他的真实世界。连话都不愿意跟你说了,你还咋教育他?

  

  第二件事:晚上9点后,家里静悄悄

  这位班主任说,她电话家访时发现一个规律:成绩好的孩子,家里都有一个雷打不动的“安静时段”——通常是晚上9点以后。

  这个时间段,全家人都默契地进入“低噪模式”:电视关了,大人刷手机的声音调小了,要么看看书,要么做点安静的家务。整个家的氛围是平和、安稳的。

  千万别小看这环境的力量!

  孩子的注意力是非常脆弱的,一点动静就能被吸引走。你这边看着电视哈哈大笑,他那边怎么可能专心思考数学题?一个安静的环境,就是在无声地告诉孩子:“现在是专注学习的时间,这件事很重要。”这比你说一百句“快去学习”都管用。

  自律的孩子不是骂出来的,是陪出来的。你捧着手机在他旁边刷短视频,却让他埋头苦读,这公平吗?

  

  第三件事:主动“示弱”,把孩子当“小老师”

  这招最绝!这些家长会故意找孩子“帮忙”:“宝贝,这个数学题妈妈有点看不懂了,你能给我讲讲吗?”“你们今天学的那个古诗真好听,教教爸爸呗?”

  你可别小看这个动作!当孩子像小老师一样给你讲题时,他需要把学到的知识在脑子里重新梳理、组织语言,才能给你讲明白。这个过程,是他对知识最彻底、最深度的复习和消化!

  而且,这样做能极大地激发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让他觉得“学习是我自己的事,我还很厉害哦!”这种内在的驱动力,才是孩子持续努力的“永动机”。

  家长有时候太能干了,反而把孩子“逼”懒了。你偶尔“笨”一点,孩子就能“强”一大截!

  

  总结一下:学霸家长的“三板斧”

  1. 会聊天:多听少问,让孩子愿意说,你才能了解真实情况。

  2. 造环境:用安静、稳定的家庭氛围,为孩子的高效学习护航。

  3. 会偷懒:适时向孩子“请教”,激发他的内在成就感和学习动力。

  教育啊,有时候真不是非要花大钱报多少辅导班。关键在于早期的用心和陪伴,把习惯养好了,后面的路你自己就顺了。 开学初这几周,正是给孩子“立规矩、养习惯”的黄金期,现在多费心,以后真能省大力气!

  各位家长,您觉得班主任总结的这三点有道理吗?您开学第一周是怎么做的?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您的看法和高招!

Comments
会员免费服务:时刻音乐 时刻云盘 时刻工具箱 时刻标签 GitHub加速 时刻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