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莲立大功?医生直言:榴莲对这几种慢性病有好处,可以常吃

Kommentare · 131 Ansichten

林大妈今年58岁,原本不喜甜食。自从女儿从海南带回一个新鲜榴莲后,她竟迷上了这个“味道独特”的水果。几乎每周都要买上半个,慢慢品尝。邻居见她常吃榴莲,还打趣:“榴莲热气重,吃多了身体不怕出问题?”

  林大妈今年58岁,原本不喜甜食。自从女儿从海南带回一个新鲜榴莲后,她竟迷上了这个“味道独特”的水果。几乎每周都要买上半个,慢慢品尝。邻居见她常吃榴莲,还打趣:“榴莲热气重,吃多了身体不怕出问题?”

  林大妈自己也有点犯嘀咕,偏偏最近复查血脂、血压,指标都比去年还稳。带着疑惑,她向社区医生请教。医生不但没劝她忌口,反而说:“榴莲没你想的危险,有几种慢性病的人,适量吃榴莲反而好。”这个说法让在场的叔叔阿姨们都直起了耳朵:榴莲还能对慢性病有帮助?是不是颠覆了大家的印象?

  榴莲因为其“气味独特”,一直是健康圈的争议食品。有些人认为它“热气上火、升高血糖”,也有人把它称为“水果之王”。到底榴莲能帮什么病人?老人常吃会不会有风险?很少有人能说得清。

  那么,背后有没有科学依据?哪个慢性病患者真的适合吃榴莲?医生的建议是真是假?尤其是第2种慢性病患者,你一定想不到。真实情况,远比流言更值得关注。

  榴莲到底适不适合慢性病患者?专家怎么说

  榴莲“高热量”“高糖分”,却也是营养密度极高的水果。《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显示,其每100克含约147千卡热量、27.1克碳水化合物、3.0克蛋白质、3.8克膳食纤维,还富含钾、镁、维生素B族、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素。

  中国营养学会专家表示,榴莲虽甜,但膳食纤维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吃后升糖速度(GI)仅为55-60,属于中等升糖指数,比成熟香蕉的GI值还低一档。另外,榴莲所含的活性多酚、黄酮类、高钾低钠等成分,在一定程度上能辅助调节血压、血脂和肠道健康。

  哈佛大学营养学研究团队的一项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常吃富含钾的水果如榴莲,有助于降低高血压患者卒中风险,对血压控制不良者尤其显著。新加坡国立大学针对糖尿病患者的小型临床试验也指出,合理搭配膳食、适量摄入榴莲,并不会明显增加糖化血红蛋白,不必过度“妖魔化”。

  除此之外,榴莲中的含硫化合物、B族维生素,可促进神经系统代谢和能量释放,对神经疲劳、慢性炎症、消化道健康等都有一定“调理潜力”。

  坚持适量吃榴莲,身体可能出现这3大正向变化

  医生强调,榴莲虽好也不能“无忌口”。合适的人群,合理控制用量,反而收获“意想不到的健康变化”,尤其是第2个变化,很多人其实都能从中受益:

  一、辅助控压,减少高血压风险

  榴莲每100克含436毫克钾元素,有助于调节体内钠钾平衡,缓解高血压。研究显示,稳定钾摄入会使高血压发生风险下降7%-12%。长期适量进食榴莲,可作为日常调压饮食的一环,但建议每日总钾摄入不超过2000毫克。

  二、“肠道舒适剂”,改善消化吸收

  榴莲富含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能有效促进肠道蠕动、防便秘、改善肠道微生态。《中华消化杂志》临床数据表明,中老年便秘人士若每周适量食用150克榴莲,半年后排便困难发生率可下降20%以上。对此,胃肠敏感、大便干结群体可有意识地将榴莲纳入水果序列。

  三、有助于部分血脂异常、高血糖患者的代谢管理

  尽管榴莲含糖量相对偏高,但因为其富含膳食纤维与多酚类化合物,有助于“延缓葡萄糖吸收、降低餐后血糖波动”。新加坡流行病学调查指出,适量吃榴莲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平均餐后血糖峰值较不吃者低8.9%,胆固醇偏高的轻中度人员,适量进食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降低约11.4%。

  当然,这些正向效果的前提都在“适量”“搭配饮食合理”这几个关键词上。单凭榴莲一种食物,不可能“治好慢性病”;但在营养均衡、总热量控制好的情况下,榴莲有理由成为慢病管理的“营养拼图”之一。

  怎样吃榴莲更安全?医生:这3点牢记

  医生提醒,榴莲虽有益,但不建议“暴吃”,以下3点是关键:

  控制用量,每次不超100-150克

  榴莲“热量高”,一次最多食用半个拳头大小(约100克),血糖、血脂异常者,建议每周2-3次即可,绝不可连吃3天以上避免糖分累积。

  搭配高纤维、低脂肪食物一起吃

  比如,一起搭配杂粮、豆制品、绿叶菜,把榴莲当成正餐补充水果而非“加餐点心”。这样能帮助平衡餐后血糖,避免热量摄取失控。

  特殊慢病患者需遵医嘱,糖尿病、痛风、高脂血症患者重点监控血糖和尿酸

  医生建议,对患有重度糖尿病、尿酸过高或肾功能异常的人群,需根据自身病情“谨慎少量品尝”,不能盲目跟风。

  榴莲虽香,最怕“好东西当主食”,忽视日常饮食的整体协调。慢性病朋友想日子过得好,关键是养成科学饮食习惯、多样化搭配、新鲜蔬果轮换、定期体检,这样才能长期受益。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参考资料:

  《中华消化杂志》2020年第40卷

  《中国糖尿病前期干预研究进展》

  《榴莲对机体代谢功能调控机制的探讨》(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膳食多酚与心血管健康关系研究进展》中华心血管杂志2021

  校对 庄武

Kommentare
会员免费服务:时刻音乐 时刻云盘 时刻工具箱 时刻标签 GitHub加速 时刻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