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最亮彗星将到访地球 四川可见

Reacties · 14 Uitzichten

2025年明星彗星——莱蒙彗星(C/2025A6)预计10月下旬接近地球,10月20日左右抵达近地点,有望成金秋最亮彗星。这颗来自太阳系边缘奥尔特云的长周期彗星,轨道周期超1300年。西华师范大学天体物理学博士刘念表示,10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金秋十月,夜空将迎来一位神秘“访客”。备受天文爱好者关注的2025年明星彗星——莱蒙彗星(C/2025 A6)预计将于10月下旬接近地球。

  这颗来自太阳系边缘的彗星,轨道周期长达1300年,10月20日左右将抵达近地点。近期,不少人已经拍到了它的真容。如果不出意外,它将成为金秋最亮的一颗彗星。幸运的是,天文爱好者们可以在秋季的川西与这位“冰雪访客”相遇。

  莱蒙彗星来自哪里?它会拖着长长的尾巴划过夜空吗?我们能否用肉眼一睹它的真容?观测地点选在哪才能收获最佳体验?封面新闻记者15日采访了西华师范大学天文系讲师、天体物理学博士刘念。

  

  摄影 深圳市天文台 张德铼

  来了!太阳系边缘访客

  2025年1月,美国莱蒙山天文台的天文学家们发现编号C/2025 A6(Lemmon)莱蒙彗星。初步的研究显示,C/2025 A6莱蒙彗星是一颗来自奥尔特云的长周期彗星,轨道极为扁长,轨道周期至少在一千三百年以上。奥尔特云是太阳系外围的冰封边疆,保存着数万亿颗原始小天体,这类彗星也被称为“太阳系边缘的神秘访客”。

  刘念表示,莱蒙彗星的最佳观测时段集中在10月20日前后,尤其是10月21日过近地点之后。“届时彗星位于日落后90分钟至2小时的西北方低空,预计亮度在7等左右。”刘念表示,这一亮度已接近肉眼可见的极限,在天气极佳、光污染极小的条件下,公众有望用肉眼直接看到这颗来自太阳系边缘的“冰雪访客”,但更推荐使用双筒望远镜进行观测。

  

  摄影 深圳市天文台 梅林

  秋季最亮彗星

  近期,不少天文爱好者已经拍到了莱蒙彗星的真容,绿色的彗星拖着长长的慧发在太阳系穿梭旅行。有权威科学家推算,有很大的可能性,它会是今年秋天最亮的一颗彗星。

  “对于像莱蒙这样长周期或首次被发现的彗星,天文学家缺乏其过往行为的详细数据,难以准确估计其彗核的活跃程度,这也增加了预测难度。”刘念解释,彗星的亮度预测存在差异:“彗核本身的活动性是最大的变数。”彗核由冰、尘埃和岩石构成。当其接近太阳时,太阳热量会使彗核中的冰直接升华成气体,并喷发出尘埃,形成彗发和彗尾。其次,彗核的大小,从数百米到数公里不等、挥发性物质的含量以及喷发的剧烈程度都会显著影响其亮度。如果彗核活动剧烈,喷发大量尘埃和气体,亮度可能会远超预期;反之则可能较暗。彗星的亮度还取决于它与太阳的距离和与地球的距离。亮度大致与距离的立方成反比。“莱蒙彗星预计在10月21日最接近地球,并在11月8日过近日点。这两个时间点附近是亮度较高的时期。”

  日落后的西北方低空可见

  “10月下旬,莱蒙彗星将出现于日落后的西北方低空。其具体位置会逐日移动,从天琴座经天鹅座向仙王座方向移动。由于位置较低,选择西方无明显遮挡物的开阔地点至关重要。所有地区原则上都可见,但观测效果有差异。我国北纬48度以上的地区,如新疆、内蒙古、黑龙江部分地区观测条件更优。”

  刘念推荐使用口径42mm或更大的双筒望远镜进行观测:“它集光力强,视场大,便于寻找。小型天文望远镜可尝试观测更多细节,但视场较小,定位难度略高。”

  由于视网膜周边对弱光更敏感,他建议在观察暗弱天体时尝试用眼睛的余光去看,有时更容易发现目标。“选择郊外、山区或高原等远离城市灯光的黑暗观测地点,是成功观测的关键之一。在到达观测地点后,需耐心适应黑暗环境,至少让眼睛适应20-30分钟,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夜视能力,看到更多细节。”提醒大家,秋夜寒凉,尤其是在户外长时间静止观测,务必穿戴足够的保暖衣物。

  四川哪里可看?

  要在四川成功观测到莱蒙彗星,高海拔和西北向无遮挡的视野是两大关键因素。

  刘念建议,川西高原如若尔盖、红原、阿坝县海拔高、空气稀薄通透、光污染极小、视野极为开阔,观测极佳。另外川西南泸定海螺沟、冕宁及攀西地区攀枝花、西昌周边高地晴夜多,很适合观测。

  高海拔地区大气更稀薄通透,星光穿过的大气层更薄,衰减和抖动(视宁度影响)更小,星像更清晰稳定。高海拔地区远离地面尘埃和水汽,通常空气质量更好,减少了低空雾霾对观测的影响。同时极轻的光污染极轻更容易获得极致的黑暗环境,有助于观测暗弱天体。

Reac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