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乌兰察布日报
●家长带孩子观看科普影片 实习记者 张玥 摄
本报讯(实习记者 张玥)为进一步激发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对地球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索精神,10月12日,一场以“地球往事”为主题的公益观影活动在乌兰察布市科技馆科普报告厅举行。活动邀请亲子家庭共同观看科普影片《寻觅自然:地磁倒转》,借助生动的影像语言,揭开地球磁场的神秘面纱。
影片通过实验演示与动画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将抽象的地磁知识直观呈现。从磁铁矿中产生磁场的主要成分,到地磁场形成的基本原理,再到各国科学家在地质勘探中发现的地磁倒转证据与地磁强度逐渐减弱的现象,影片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影片还探讨了地磁倒转可能对地球生物生存与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提醒人类应保持警惕,提前做好科学应对准备。
银幕上,历史上地磁暴突袭导致通讯设备擦出火花的画面,引得现场小朋友阵阵惊叹,不少孩子下意识握紧家长的手,脸上写满震撼。而当极光在夜空翩跹舞动的绚丽场景出现时,孩子们又忍不住轻声赞叹“像彩色的丝带!”“以前只在课本上见过‘地磁’两个字,今天看了电影才知道,原来地球磁场就像一个‘保护罩’,而且它还会慢慢变弱,甚至倒转!”观影结束后,王梓轩兴奋地和妈妈分享自己的新知识。
“平时想给孩子讲点科学知识,总觉得自己讲得不够专业,内容不是太浅就是太深,孩子听两句就没了兴趣。”市民何玉红表示,这次陪孩子观影是一次“意外收获”,影片中的动画演示非常直观,连自己也学到了不少知识点。家长张文博也认为这类科普活动非常有意义:“比起让孩子整天抱着手机,这样的形式既能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又能真正启发科学思维,比我们家长反复说教有效得多。”
“科普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展板和文字上,关键是要让市民‘看得懂、感兴趣、有收获’。”乌兰察布市科技馆负责人表示,此次公益观影是科技馆发挥科普教育功能的一次有益尝试。未来,科技馆将继续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普活动,为市民提供更多接触科学、了解科学的机会,让科技馆成为全民科学素养提升的“加油站”。
[手机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