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a16z榜单揭秘AI黑马创业公司崭露头角

评论 · 57 浏览

近年来,AI热度飙升,最大科技公司纷纷围绕这一技术重新布局,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提供自家AI产品的新创公司。如今,企业可以从几乎让人眼花缭乱的AI工具中挑选。那些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产品,正是向我们展示哪

  

  近年来,AI热度飙升,最大科技公司纷纷围绕这一技术重新布局,随之而来的还有大量提供自家AI产品的新创公司。

  如今,企业可以从几乎让人眼花缭乱的AI工具中挑选。那些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产品,正是向我们展示哪些服务能够为企业创造真实价值。

  正是基于这一点,风险投资公司Andreessen Horowitz(又称a16z)在上周与金融科技公司Mercury合作发布了首份《AI应用支出报告》。

  该报告基于Mercury客户的支出数据,列出了企业在AI原生公司上的前50大支出对象。

  “不同于展示基础设施能力(算力、模型、开发者工具)的提供商,这些公司直接呈现了AI在产品和工作流中的实际落地,这一点非常重要,”a16z合伙人Olivia Moore、Marc Andrusko与Seema Amble在报告摘要中写道。

  看到OpenAI与Anthropic分别占据第1、2名,谁也不会感到惊讶。榜单上还出现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创业公司,如ElevenLabs(第5名)、Perplexity(第12名)、Canva(第17名)、Midjourney(第28名)以及Grammarly(第22名)。

  更值得关注的是,榜单中还有不少不太为人所知的名字。了解这些“低调”公司,可以帮助我们更细致地把握当下企业日常运营中被自动化的具体环节。

  举例来说,Lorikeet、Retell与Crisp(分别位列第8、16、46位)都是AI驱动的客服平台;Metaview(第19位)提供招聘过程的AI支持;Crosby(第27位)是一家AI辅助的律所,帮助企业缩短繁琐法律事务的处理时间。

  你可以看到在a16z的榜单中,许多对企业最有价值的AI工具都在填补细分需求,自动化企业日常工作流中的特定环节。这一趋势呼应了市场研究公司Forrester的新报告——他们预测AI正进入一个“不炫但实用”的时代,技术的价值不再体现在宏大的宣传上,而是体现在对日常事务的广泛落地。

  榜单第三名是AI编码平台Replit。该平台上个月推出了最新的“代理”,帮助非程序员通过自然语言提示(即“vibe coding”)编写和编辑代码。

  另外三款vibe coding平台——Cursor(第6位)、Lovable(第18位)和Emergent(第48位)也上榜,显示出企业对这类代理工具的需求日益增长,使得构建和部署定制AI应用变得更为便捷。尽管仍会出现偶发问题,例如Replit曾误删某公司全部数据库,但随着支出规模的提升,技术的可靠性正逐步提升,这在a16z报告中已有体现。

  除去那次不幸的数据库删除事件,报告指出Replit能位列前列,主要是因为它“超越前端设计,支持企业级、完整功能的应用、代理和自动化”。再加上提供企业级安全与治理控制,进一步提升了其在企业中的吸引力。

  报告作者还预测,vibe coding领域可能会出现两种局面要么分化为众多提供不同类型AI编码代理的服务;要么出现“一强独大”(或至少是“多数占领”)的局面,单一平台主导企业市场。

  从a16z的榜单还能看出另一个重要趋势——企业对AI “横向”应用的关注度在上升。所谓横向应用,是指可以在整个公司几乎均匀部署的服务;相对的,“纵向”应用则是针对特定岗位或职能的解决方案。

  横向服务的创业公司占据了榜单的60%,其余40%为纵向服务公司。值得一提的横向代表包括OpenAI、Anthropic、Perplexity(第12位)以及Merlin AI(第30位)。提供AI会议支持的公司在横向类别中也占比不小如Fyxer(第7位)、Cluely(第26位)和Happyscribe(第36位)等。

  有趣的是,MIT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95%的企业AI应用都未能产生预期效果,主要原因在于企业采用自上而下的统一AI战略,而不是让员工或团队自行实验、探索最适合的工具与流程。

  至于纵向公司,a16z合伙人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帮助人类团队的,另一类是取代人类团队的。幸运的是,企业目前更倾向于前者——至少在短期内是如此。

  举例来说,全球最大雇主沃尔玛的CEO最近表示,尽管AI将“改变每一份工作”,公司仍致力于避免裁员,并提升现有员工的技能。类似地,CRM平台Creatio的一项调查显示,84%的受访高管认为AI工具(尤其是代理)将赋能而非取代员工,甚至可能催生新岗位。

  企业领袖显然不愿公开宣称将大量裁员、用AI替代人力,这些声明也可能只是短期的公关姿态。随着技术的成熟,雇主或许会更倾向于自动化。时间会给出答案。

  就目前而言,a16z的榜单暗示,AI引发的大规模裁员并非近期的主流趋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