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又出 狠人!她把一家快倒闭的工厂 变成江门第一大民企, 凭啥?

Commenti · 60 Visualizzazioni

从江门小厂到千亿帝国:曾芳勤的“双上市”棋局 一家工厂,如何用五十年光阴,从生产基础材料的作坊,蜕变为全球科技巨头的核心供应商?在广东江门,这座被誉为“中国侨都”的城市,领益智造就给出了答案。2024

  从江门小厂到千亿帝国:曾芳勤的“双上市”棋局

  一家工厂,如何用五十年光阴,从生产基础材料的作坊,蜕变为全球科技巨头的核心供应商?在广东江门,这座被誉为“中国侨都”的城市,领益智造就给出了答案。2024年,这家企业交出了442.11亿元的营收成绩单,一跃成为江门唯一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位列第281。如今,它的女掌门人曾芳勤,正布下一盘更大的棋——冲刺“A+H”双上市,让这艘制造业巨轮驶向更广阔的国际资本海洋。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领益智造的前身,是1975年成立的江门市粉末冶金厂,一家地方国营小厂,默默无闻地生产着最基础的工业材料。谁曾想,这家不起眼的小厂,日后会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1994年,工厂改制为职工持股的民营企业,完成了第一次“换血”;2008年更名为江粉磁材,并于2011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完成了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第一次蜕变。然而,真正的质变,还在后头。

  2018年3月8日,一场被业内称为“蛇吞象”的重组大戏上演。曾芳勤创立的领益科技,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与江粉磁材合并,公司正式更名为“领益智造”。这一步棋,不仅让领益科技曲线登陆A股,更是一次产业整合的精妙布局。曾芳勤,这位1965年出生在深圳的女性,人生履历堪称传奇。她的人生,恰如其掌舵的企业,充满了远见与魄力。

  重组后的领益智造,并未停下扩张的脚步。它早已不是那个只生产螺丝钉的工厂,而是摇身一变,成为AI手机品牌的“全能管家”,从结构件、模组到组装,提供全方位服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它的产品已渗透到电池管理系统和车载电子设备的“心脏”地带。一位采购经理透露,公司与客户签订的长期协议通常长达三到五年,这不仅是商业合同,更是深度绑定的信任契约。曾芳勤的野心不止于此,她瞄准了机器人产业,目标是打造一个“硬件超市”,为这个新兴行业降本增效。

  在产业版图不断扩张的同时,曾芳勤在资本市场的运作同样果决。2025年9月29日,领益智造一纸公告,宣告了其筹划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计划。所谓的“A+H”双上市,就好比一家企业在内地和香港两个最热闹的金融中心都开了“门店”,能让全球投资者都能方便地成为它的股东。这不仅能拓宽融资渠道,更是企业国际化身份的一张闪亮名片。公告明确表示,此次发行不会导致控制权变更,曾芳勤通过领胜投资持有公司61.13%的股权,依然是这艘巨轮的绝对舵手。在政策暖风下,2025年已成为“A+H”上市的加速年,近八成排队企业市值超200亿,领益智造此举,无疑是想在全球资源配置的棋局中,抢占有利位置。

  从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到构建一个智能世界的硬件底座,领益智造的故事,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它不再满足于追随和模仿,而是开始主动定义标准、构建生态。曾芳勤这位低调而坚韧的女掌门,正用她的远见和魄力,带领这家从侨都走出的企业,在全球科技浪潮中,书写属于中国智造的崭新篇章。这盘“双上市”的棋局,落子无悔,未来可期。

  思考与讨论:

  领益智造的崛起之路,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精彩样本。它从传统制造起步,通过精准的资本运作和前瞻性的产业布局,一步步迈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这背后,是企业家的魄力,也是时代给予的机遇。

  那么,我们不妨一起思考几个问题:

  从“蛇吞象”到“A+H”双上市,你认为领益智造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是资本运作的智慧,还是产业布局的远见?

  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像领益智造这样的中国制造企业,未来面临的最大机遇和挑战会是什么?

  曾芳勤作为女性企业家,在男性主导的制造业和资本市场中取得了非凡成就。你认为她的领导风格有何独特之处?

Comme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