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人间烟火

Reacties · 14 Uitzichten

本文转自:中国旅游报□秦瑜“嘭!”老式爆米花机升腾起浓浓的白雾,贵阳顺海的早市开始了。每周日,这个开在一条不足一公里的Y字形水泥道上的早市便分外热闹。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摊子里应有尽有:活禽家畜

  本文转自:中国旅游报

     □ 秦 瑜

    “嘭!”老式爆米花机升腾起浓浓的白雾,贵阳顺海的早市开始了。

    每周日,这个开在一条不足一公里的Y字形水泥道上的早市便分外热闹。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摊子里应有尽有:活禽家畜,来回扑腾;生鲜蔬菜,红橙黄绿;蒸煮煎炸的各色热食,热辣滚烫。关于贵阳地道风物的周日剧场在这里定期开演。

    牛肉汤锅在入口处最显眼的位置,铁勺反复高扬着的汤让空气里弥漫着咸鲜的味道。秋风吹进胃的清晨,这样一碗早餐很适合开场。这种汤锅属于铜仁市的做法,直径近一米的大铁锅里是深褐色的牛肉汤,牛肉块和白萝卜漂浮在锅面上,在柴火的加持下不断翻滚到锅边,又拼命拢回锅中,反复推开合拢间香味升腾。喝上一口汤,肉香浓郁、萝卜鲜甜、粉条爽滑,顺着食道熨烫着整个身体,让人瞬间舒展开来。

    顺着坡往上,暗红的脆哨在锅中翻炒,猪油混着酱油味直冲鼻腔;明黄的玉米粑裹在粽叶里,一字排开;手臂长的大刀咔嚓咔嚓地切着黏糯的红糖发糕;豆腐圆子、土豆片、豆沙窝在大油锅中变得鼓鼓囊囊,买到手中一定要趁热咬一口。

    贵阳人爱吃、会吃,小小的辣椒也能做出百种花样,在早市勾勒出深浅不一的红。深红的是干辣椒,细长但皱皱巴巴地摞在纸箱里;酱红的是油辣椒,上层红油带着细微沫子,里面夹杂着金黄蒜片的属于六盘水特色;鲜红的是糟辣椒,团子辣椒与二荆条经过发酵后变得酸香扑鼻,水莹莹地躺在坛子里;绛红的是糍粑辣椒,黏黏的一团,被油滚开后用来炒辣子鸡。

    你若走到专卖辣椒面的摊子前,会惊叹它们的颜色比口红的色号还多:正红的是香辣、偏橘的是蒜香、红得发紫的是特辣、混点白色花生碎的是五香,都可用来蘸烙锅和烤鸡,增色提味。乌红带有草木香的是糊辣椒,配上折耳根、香菜、木姜子油做火锅蘸水。当地人总说,神仙来了都要吃两碗再走。

    早市的半壁江山当属水果。大多是皮卡车直接拉到摊位旁的“产地直销派”,黄澄澄的百香果透着浓郁的香,喇叭里传来“榕江百香果,不甜不要钱”的叫卖声,看那中间划开一半的试吃品,晶莹剔透的果肉混着汁水,10元一斤的价格更是让人心动不已。

    除了“产地直销派”,还有少许“颜值至上派”,竹筐里的水果按大小、色泽仔细分类,码成整齐的小堆,小小个但张牙舞爪的刺梨、带着绒毛的修文猕猴桃、红中透点粉的长顺苹果静静躺在筐里沐浴着阳光。

    另一半是山鲜的天下。山中刚摘的菌子带着松针,拿起一朵能闻到浓烈的鲜味,丝丝菜、蒲公英叶散漫地撒在塑料膜上。在有些摊位上还能见到带有白色软刺的活麻,不小心蹭到手臂上,奇痒无比。

    汪曾祺先生曾说“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早市的路不长,如果匆匆走完也就二十余分钟。但早市的路很宽,一路逛下来净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烟火气。细细逛下来,可从晨光微曦逛到正午时分,直到两手都挂满了收获,回家做上一桌关于生活的酸甜苦辣,日子,才算有滋有味。

Reac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