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发现:大量喝茶的糖尿病患者,用不了多久,身体或有6大变化

Kommentare · 84 Ansichten

林大爷今年62岁,三年前因血糖偏高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从那以后,他一直自律地饮食,早睡早起,但还有一个习惯:每天都要喝好

  林大爷今年62岁,三年前因血糖偏高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从那以后,他一直自律地饮食,早睡早起,但还有一个习惯:每天都要喝好几大杯茶,早中晚不落下,甚至夜里睡不好也会泡一壶清茶助眠。他的理由很简单:听邻居们说,喝茶对降糖有好处。不久前例行体检时,林大爷向医生自豪地讲述了自己的喝茶史,满心以为能受表扬。不料,医生却面色凝重地摇了摇头:“喝茶虽好,但是量过多对糖尿病人的身体却可能埋下隐患!”医生的一句话,让林大爷和在场的家属都愣住了。为什么看似健康的喝茶,反而让医生担忧?每天大量喝茶,糖尿病人究竟会带来哪些改变?尤其是“第4个问题”,大部分老年人都没留意到。你真的了解吗?

  喝茶对糖尿病人,真的全是益处吗?

  许多人把喝茶当作健康、天然的“绿色习惯”,尤其是一些流行说法宣称绿茶、乌龙茶能辅助降糖。的确,有研究显示适量饮茶可以辅助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如2017年《中华糖尿病杂志》提到,每天饮用1-2杯茶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幅度平均下降约9.7%,但关键问题在于“适量”二字。当喝茶量大幅超过推荐——也就是每天饮茶总量超过1000毫升(约三大杯,或500毫升保温杯两满杯),可能带来一系列反常变化。

  专家指出,茶叶中含有丰富的茶多酚、咖啡因及鞣酸,这些物质在正常摄取水平下,对健康有益,但摄入过多则可能“逆转”原本的健康好处。例如,过量咖啡因会增加心率和肾脏负担,鞣酸则干扰铁、钙等微量元素吸收。长期下来,尤其糖尿病患者,本身体质和代谢就较敏感,更容易被“过量喝茶”拖入健康陷阱。而且,很多人忽视了这样一点——喝浓茶、高频饮茶,还容易与降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大大增加身体风险。

  坚持大量喝茶,糖尿病患者身体可能发生这6大变化

  一是睡眠障碍变多

  喝茶过量,尤其浓茶,导致摄入咖啡因超标。一项覆盖全国8省的大数据统计显示,高于600毫克/天咖啡因摄入者中,睡眠障碍发生率高达38.1%。糖尿病人一旦长期睡眠紊乱,胰岛素抵抗会明显加重,便形成恶性循环。

  二是肾脏负担悄然加重

  医学会临床数据表明,单日超过1500毫升茶水易提高肾小球滤过率,特别对本就有糖尿病肾病早期迹象者,容易潜移默化地损伤肾脏。近10年来2型糖尿病肾功能减退病例中,有21.6%与过度摄入含咖啡因饮品相关。

  三是骨质流失风险升高

  茶叶鞣酸会阻碍钙质吸收。北京协和医院骨科团队指出,每增加1杯浓茶攝入,骨密度下降风险上升约13.5%。糖尿病人口本就易骨质疏松,大量喝茶则雪上加霜,跌倒甚至骨折的可能性提升。

  四是药物代谢紊乱,血糖控制受影响

  很多降糖药物会与茶多酚、中大量咖啡因产生相互影响,降低药效或引发不良反应。《中国药理学研究》总结,服用二甲双胍同时浓茶饮用者,药物生物利用度下降超15.2%。不合理喝茶甚至隐藏药物耐受、低血糖等风险,这是大多数糖友容易忽略的一环。

  五是胃部不适、胃炎反复

  饮茶过量会刺激胃酸分泌,诱发胃部灼热感。消化内科门诊数据显示,糖尿病患者里面,饮浓茶者胃炎发生概率高出同期胃病组12.4%。慢性食管反流和胃痛,也会因“过度饮茶”反复发作。

  六是铁元素吸收障碍,容易贫血

  茶叶中的鞣酸“锁住”膳食铁,阻碍吸收。《中国营养学报》论文显示,饮茶量每增加1倍,体内铁储备下降8.7%。长期如此,糖尿病人出现气短、乏力、抵抗力变差也就毫不意外。

  建议这样做,这3招帮助改善

  首先,掌握每天喝茶的“安全量”

  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每日茶饮摄入量控制在300-600毫升为宜,最好用温淡茶、轻泡法,一般每泡不超过3分钟。切忌用头道浓茶,也不要睡前2小时饮茶。

  其次,避免与降糖药同服

  理想做法是喝茶与吃药时间间隔1小时以上,以免相互影响。如果服药后口渴,可以选择温白开水,不要用茶水送服药片。

  第三,选择搭配补铁、补钙等食物

  适度补充根茎类、牛奶、小坚果,有助于降低鞣酸带来的微量元素吸收障碍。尤其建议每周关注一次血常规和肾功能,及时发现隐患并调整。

  健康,其实就在每天的小细节里。习惯虽小,影响却大。大量喝茶虽有其独特的文化情趣,但糖尿病患者应当量力而行、科学饮茶。倘若已经出现睡眠、胃不适等信号,请及时调整,或前往医院寻求专业健康指导。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参考资料:

  《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7年16卷第8期

  《中国药理学研究》2020年第38卷第1期

  《中国营养学报》2019年第41卷第8期

  《中老年人饮茶与身体健康关联研究报告》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门诊记录》

  《肾脏疾病与饮食指南(2022修订)》

  

  编辑:陈方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