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四川女孩被逼迫退学,苦苦哀求之下,父亲一句话让她如遭雷击

التعليقات · 20 الآراء

2015年,谭霞便以十分优异的成绩升入石桥中学,要知道,这所中学可以说是达州当地有名的重点中学。 常有当地人打趣,说迈进达州中学等于一只脚提前迈进了一本的大门。而谭霞却没有因为在这所学校就读便松懈。

  2015年,谭霞便以十分优异的成绩升入石桥中学,要知道,这所中学可以说是达州当地有名的重点中学。

  常有当地人打趣,说迈进达州中学等于一只脚提前迈进了一本的大门。而谭霞却没有因为在这所学校就读便松懈。

  对于学习,谭霞升入高中后依旧十分刻苦。这份虚心求学的态度也得到不少老师的认可。

  三年时光荏苒,谭霞几次模拟考都稳定在重点线上。不出意外,谭霞肯定能顺利走入自己最理想的大学学府。

  然而变故却在这时发生了。在这一天,谭霞突如其来走进了老师办公室,坚决表示自己要放弃高考,要办理退学。

  这可让器重谭霞的老师跌破眼镜。十二年寒窗苦读,离成功只剩下最后一步,为什么谭霞要这样自毁前途?

  老师急忙追问谭霞为什么动了退学的念头,而谭霞却只是沉默的摇着头。

  老师见状,语重心长的耐心劝导着谭霞:“孩子,你还小,不管发生了什么,遇到什么困难,都只是暂时的。你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放弃自己的未来呀!有什么难事说出来,老师帮你一起想办法。”

  在老师这样真诚的话语之下,谭霞抬起头,眼眶已经盛满了泪水。她哽咽的回答道:“其实,我一点也不想退学!”

  在老师再三询问下,谭霞说出了自己前几天的遭遇。

  那天,谭霞下了晚自习,正在收拾东西的准备回家之时,一个同学步履匆匆的走进了教室。

  同学一见到谭霞连忙喊住了她,告诉她她的父亲在校门口等她。

  谭霞心里很疑惑。平时父亲跟母亲都在外打工,很少回家。

  她也习惯了父母不在家的日子,平时除了学习,自己便会在家里带着年幼的两个妹妹。

  都说长姐如母,懂事的谭霞很早便学会了做饭、洗衣等等家务。

  为了让父母在外更安心,妹妹们她也一直照顾的很好。父母也时常夸赞谭霞的乖巧能干。

  这次父亲完全没有一点提前通知,便赶来了学校,不知道是有什么急事。想到这里,谭霞连忙往校门口走去。

  到了学校大门,只见父亲谭纯红带着妹妹们正站在那等着。谭霞快步上前,询问父亲谭纯红怎么了。

  而父亲轻描淡写的一番话却让谭霞犹如遭晴天霹雳。“你别念了,退学吧。”

  “为什么?爸,我马上就要高考了!你怎么能这时候让我退学呢?”谭霞不可思议的看着父亲,而父亲的表情却十分的冷静。

  “你现在辍学去打工,以后还有机会可以考的。边打工也可以边学习嘛。”

  文化水平并不高的谭纯红不了解,高三的学习压力和强度哪怕是全心投入的学生也不一定能完全承受,又更何况边打工边自学呢?

  谭霞深知自己并没有那么过硬的能力。即使现在的她在班里名列前茅,也是她花费了许多时间和努力才取得的成果。

  见父亲已经下了决心要让自己退学,谭霞一下子急了。她不惜在大庭广众之下跪了下去。恳求父亲不要让她退学。

  而父亲谭纯红却不知道是怎么了,坚决要让自己的孩子放弃学业。

  父命难违,哭肿了眼睛的谭霞回到课堂,心思却已彻底被搅乱。再三犹豫之下,她还是走进了办公室。

  谭霞的老师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心里对这个可怜的女孩充满同情。她也了解过,谭霞出生在农村,家庭情况并不太好。

  父母在外务工,却要供着三个女儿读书生活,压力自然是不言而喻。

  同时,老师也猜想,或许是农村较为落后守旧的“重男轻女”思想和“女儿读书无用论”影响了谭霞的父亲。

  但不论如何,她都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学生就这样放弃未来的大好前程。

  老师安慰谭霞,她一定会尽最大努力去劝说她的父亲。当天晚上,老师便给谭霞的父亲谭纯红打去了电话。

  接到老师的来电,没怎么读过书的谭纯红对老师态度十分恭敬。

  听罢老师在电话那头对于谭霞读书问题的看法,谭纯红忍不住叹了口气。

  “老师,实话和您说吧,不是我不想让孩子读书,是真的没办法了。”

  原来在一年前,一次正常工作的时刻,谭纯红的妻子谢晓虹忽然晕倒。

  谭纯红十分担心,但妻子醒来后坚持说自己只是太过疲惫。随后两人也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而随后谢晓虹的症状却越来越严重。经过检查,谢晓虹的肾脏和肝功能分别有不同程度的衰竭情况

  而这件事夫妻俩已经竭力瞒着孩子们瞒了一整年了,为的就是不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

  尤其是大女儿谭霞即将面临高考,这样的人生重要关头,作为母亲,谢晓虹无论如何也不让丈夫告诉孩子自己生病的事实。

  即使自己在病床上已经痛苦的与病魔斗争了很长的时间,谢晓虹也始终没有喊过一声疼,叫过一声苦。

  可原先夫妻俩一起打工赚钱,养家糊口也只是勉勉强强。

  现在妻子病倒了,治疗需要花钱,孩子需要上学。家里不多的积蓄已经全部花光,自己独自一人也支撑不了多久了。

  现在家里的情况不仅入不敷出,就连给谭霞存的读大学的钱也全部用来给谢晓虹治病了。

  现在谭纯红走投无路,现实的残酷让这个中年男人非常崩溃。

  万般无奈之下,自己只有让女儿辍学。在这样看似冷血的选择背后,作为父亲的无力与痛苦也只有谭纯红一个人心里知道。

  “我们家从来都没有重男轻女的想法,我也知道孩子读书才是唯一的出路。可我真的没办法了,老师,您说我能怎么办?”

  听了谭霞父亲的这番苦衷,谭霞如遭雷击,痛苦不已,而老师也开始犯起了难。

  在一切真相被揭开后,谭霞来到了医院,见到了躺在病床上的母亲谢晓虹,谭霞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曾经印象里母亲身材丰盈,如今却瘦的宛如枯木一般,脸颊两边的肉都深深凹了进去。

  谭霞也明白了父亲的要求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实在无可奈何之举。看着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母亲,谭霞心里下定了决心。

  读大学,接受更高等的教育,这些固然是自己十几年寒窗苦苦追寻的梦想。

  让自己放弃学业,自己的确不舍,但考大学有无数可以重来的机会,母亲的生命却只有一次。

  谭霞宁肯自己放弃前程,放弃梦想,也要去赚钱给母亲治病。

  谭霞又给老师打去了电话。这一次,她坚定地表示自己去意已决,希望能尽快办理辍学手续。

  可老师一片惜才之心,又怎么忍心让自己的学生就此失学?老师先把这件事详细告知了校长,希望校长能向教育局更高层领导反应。

  校长也对谭霞这个学生印象很深。谭霞平时在学校里的优异表现是所有教师学生都有目共睹的。

  事不宜迟,校长将这些情况整理汇总,报给了当地的教育部门。

  而上级领导同样非常重视谭霞家的情况,特令成立专项工作组,对谭霞一家进行精准帮扶。

  各政府部门联动下,首先在医院方面减免了谢晓虹75%的医药费,减轻了谭家看病负担。

  随后又以谭霞家的情况,将谭霞一家纳入低保户,享受相关福利补贴。

  同时,保障谭霞及她的两个妹妹能够顺利完成学业不至失学,也是工作组研究的重点问题。

  在学校方面,减免了这几个孩子的学费,学杂费,并将她们列入贫困生补助。

  老师又提出建议在学校内为谭霞一家组织捐款。

  当地几家企业听闻了这个学生的惨痛遭遇,也合力为谭霞捐赠未来上学的学费及她母亲谢晓虹的治疗费用。

  原本困住谭霞一家人的难题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努力之下就这样迎刃而解了。

  对于大家的善良之举,谭霞内心感激不尽,她终于能踏踏实实的追逐自己的大学梦,不会再因为物质而被迫失学。

  2019年6月,谭霞以非常优异的成绩给自己的人生交出了一封满意的答卷。并被一所重点大学顺利录取。

  而就在女儿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没几天,谢晓虹说自己身体状况大为好转,也不愿继续在医院继续享受着好心人的捐助了。在丈夫的扶持下,谢晓虹出院回家。

  而实际上,谢晓虹出院根本不是因为真的病情好转,她近日已然感觉自己支撑不了多久了。

  医生的诊疗也都是杯水车薪,她被确诊出的肾衰竭等症状实在太过严重,早已是回天乏术。

  而作为一名母亲,对女儿考大学的牵挂和担心让她始终强撑着一口气,硬生生拖到了女儿录取结果出来。

  在出院回家不过三天时间,谢晓虹便安然离世。

  对于女儿,谢晓虹最后留给谭霞的话便是自己为她感到无比骄傲,也希望女儿不要因为自己离世而太过伤心。

  要记住那些善良的好心人的恩情,加倍努力,以后也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谭霞一家的故事到此可谓是令人唏嘘。“麻绳只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改变了一家人原本平淡的生活。

  原本的这一家人是四川省一个偏远乡镇上靠务农维持生计的普通人。

  但谭纯红和谢晓虹对孩子们都十分疼爱,也从来不听信乡里邻居常说的“女儿读书浪费钱,女儿都是迟早要嫁人泼出去的水。”

  为了支持孩子们上学,谭纯红和谢晓虹不惜背井离乡,辛苦打工赚钱,就为了能多一些微薄的收入。

  这样的日子虽然清贫,可胜在一家人彼此相亲相爱。

  孩子们都乖巧懂事,体谅父母,可以说是谭纯红夫妻俩最大的慰藉。

  而这样一场意外却让一家人永远天人两隔,实在令人痛心。

  所幸在大家的善良帮扶之下,谭霞顺利走向了大学,她也将会把自己人生中曾收获到的善意传递下去,带着这样的正能量走向更光明的未来。

التعليقا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