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这个阶段,父母不给零花钱,后果严重远远超过“偷钱”

评论 · 63 浏览

小凡今年上二年级了,平时比较懂事,也很有礼貌,妈妈在孩子花钱这个方面,并不是很苛刻,孩子想要什么,只要是不太过份的要求,一般都满足,可是今天发生的事情让她感到在对待孩子理财这方面出了问题。 孩子

  小凡今年上二年级了,平时比较懂事,也很有礼貌,妈妈在孩子花钱这个方面,并不是很苛刻,孩子想要什么,只要是不太过份的要求,一般都满足,可是今天发生的事情让她感到在对待孩子理财这方面出了问题。

  孩子放了学就去学校附近的小饭桌学习,阿姨是自己亲戚,她告诉小凡妈妈说:“今天孩子拿了一百元钱去拿东西,我问孩子怎么这么多钱?是你妈妈给的吗?孩子支支吾吾说不出来,你回家问问孩子是怎么回事?”

  妈妈把孩子接回来,询问钱的事,小凡马上坦白承认,是从妈妈钱包里拿的,平时妈妈放钱很随意,就放在包里,随手可拿,对孩子很放心,从来没想过孩子会拿钱。

  妈妈说:“你如果想要钱买东西,和我说就行了,妈妈的钱不是你的钱,你如果随便在我包里拿钱,是不对的。”孩子听了,感到很羞愧,说:“我以后再也不拿了,可是我看到同学们都有零花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也想要。”

  妈妈听了,恍然大悟,孩子上二年级了,是时候给孩子一些零花钱了,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理财意识,该提上日程了。

  于是妈妈和孩子商量好,每月给孩子固定的零花钱,让孩子自由支配,学会量入为出,碰到什么重要场合需要用钱时,告诉妈妈。

  孩子到了这个年龄,父母不给孩子零花钱,后果严重远远超过“偷钱”:

  1、孩子会感到自卑

  孩子看到别人有零花钱自由支配买东西,就会有一种羡慕心理,感觉自己家里是不是贫穷,没有钱给自己,其实真相不是这样。

  孩子们有自己的朋友圈,同学之间过生日互送个小礼物,也是正常的社交来往,只要不是昂贵的花费,是可以理解的,孩子有支配一定钱财的能力,也是对孩子财商的一种培养。

  2、长大后报复性消费

  小时候父母越是不给钱,长大后越容易产生报复性消费,不懂得如何花钱,大手大脚,超过个人收入,导致家庭财政赤字,生活并不幸福。

  学会克制自己,培养正确的理财观念,懂得量入为出,保证生活质量的同时,更要懂得开源节流,勤俭节约,有风险意识。

  3、沾染不良行为品德

  家长在钱财方面对孩子过于严厉苛刻,一点儿零花钱不给,孩子得不到金钱上的满足,就有可能会拿大人的钱,如果不及时纠正,再沾染上其它不良品德,后果不堪设想。

  给孩子固定的零花钱,给孩子一定的自尊心,和支配钱财的能力,避免孩子见“钱”眼开,走上歪路,家长后悔莫及。

  写在最后

  财商的培养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越来越重要,我们每天都要和钱打交道,让孩子从小对金钱有概念,有自己的零花钱,学会如何花钱,是一项重要的能力。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校对 庄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