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男孩用望远镜看月亮!入选国家队出征奥赛,他藏啥绝招?

Kommentarer · 71 Visningar

一个14岁的深圳男孩,拿着玩具望远镜看月亮,愣是把自己“看”进了国际天文奥赛的中国代表队!他叫周飞帆,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彩田学校,准初三学生。10月,他将代表中国,站上罗马尼亚的第29届国际

  一个14岁的深圳男孩,拿着玩具望远镜看月亮,愣是把自己“看”进了国际天文奥赛的中国代表队!他叫周飞帆,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附属彩田学校,准初三学生。10月,他将代表中国,站上罗马尼亚的第29届国际天文奥林匹克赛舞台,和全球顶尖的天文少年一较高下。

  周飞帆的“追星”故事,得从一个50毫米的玩具望远镜说起。幼儿园时,爸妈送他这个小玩意儿,他第一次看到月球上的环形山,眼睛都亮了。从那以后,他整天抱着望远镜,对着夜空看个没完。妈妈笑着说,他能在阳台上一坐两小时,盯着月亮,脑子里全是“月宫”里的故事。

  这份对星空的迷恋,到了中学彻底爆发。加入学校天文社团后,周飞帆像找到了宝藏。木星的红斑、土星的光环、猎户座的星云,他通过专业设备看得清清楚楚。他不光自己看,还拉着同学一起抬头看天。妈妈乐了:“总比一天到晚玩手机游戏强!”

  为了追逐天文梦,周飞帆每周六得从福田的家坐车30公里到龙岗校区参加集训。早上出门,晚上回来,还要赶作业,这份坚持可不简单。爸爸说,儿子小学时只是喜欢看星星,进了社团后,天文成了他学习的动力。时间管理一流,学业也没落下,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

  

  班主任宫老师对周飞帆赞不绝口。老师说,这孩子不光天文厉害,地理、数学也都很强,但他从不偏科。即便请假去比赛,回来也能快速补上进度。老师和家长都支持他追梦,但也盯着他保持平衡,不让天文挤占其他科目的时间。

  

  国际天文奥赛可不是随便玩玩的比赛。这项赛事由欧亚天文学会创办,已经有27年历史,是全球六大科学奥林匹克之一。参赛者都是14到18岁的学生,比赛分理论、观测和实测三部分,考的是脑子和动手能力。能入选中国队的16人,个个都是天文领域的尖子生。

  周飞帆怎么做到的?除了天赋,更多是努力。他常参加深圳的天文活动和展览,逮着机会就跟专家、爱好者交流。深圳的天文氛围特别好,学校和社区经常组织观测活动,让他学到不少新知识。他自己也说,比赛不光是比拼知识,还有团队合作,认识新朋友让他眼界更宽。

  

  深圳不只有周飞帆这样的“追星少年”。这几年,深圳的学生在科技领域频频出彩。比如,福田区的张明烨、黄彦榕、龚俊陶和周曦明,组队参加粤港澳青少年机器人大赛,一路过关斩将,拿下IQ机器人工程挑战赛冠军。还有中学生王裕宁,担任“飞燕一号”探空火箭总设计师,火箭飞到10公里高空,创下国内中学生自主研制的纪录。

  还有个大三学生徐阳,靠自制的微型无人机,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了全球最快微型无人机保持者。这些深圳学子,脑子里装满了奇思妙想,动手能力更是让人服气。他们的故事,说明深圳的学校在科技教育上花了大心思,给孩子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周飞帆的征途才刚开始。10月,他将踏上罗马尼亚的赛场,和全球的天文少年切磋。无论成绩如何,他的坚持和热爱已经感染了很多人。你说,未来的中国航天,会不会多一个从深圳走出去的“星空少年”?

Kommenta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