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确认是新疆首次发现, 可渔民20年前就发现了, 以前每年都能捞到

Comentarios · 139 Puntos de vista

专家在新疆考察时发现了一个“新物种”,也是我国本土第一次出现。 结果当地渔民20年前就发现了,禁渔之前,渔民年年都能捕捞到一大堆,当成“日常菜”来吃。 那么这“新物种”到底是个啥? 专家首次发现 2025年5

  专家在新疆考察时发现了一个“新物种”,也是我国本土第一次出现。

  结果当地渔民20年前就发现了,禁渔之前,渔民年年都能捕捞到一大堆,当成“日常菜”来吃。

  那么这“新物种”到底是个啥?

专家首次发现

  2025年5月,新疆农业大学的教师李斌带领着团队在阿勒泰地区深入调研时。

  偶然从当地的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和渔民那里了解到,在额尔齐斯河里有一种“大钳子”虾。

  这种虾乍一看很像小龙虾,但体型更大,有人类两个手掌那么长,它的两个钳子又大又厚,内侧带有锯齿状凸起,像两把大剪刀。

  尤其是身体颜色非常丰富,有褐色、天蓝色、白色、灰色等等,非常特别。李斌对这些虾十分感兴趣,便找了当地的一些渔民打听情况。

  当地的渔民回忆,这种虾其实早在20年前就零星出现过,禁渔前每年他们都能在额尔齐斯河里面捕到这种虾,可见它的数量还不少。

  因为是在额尔齐斯河里捕到的,所以渔民们都叫它“额河鳌虾”,但没有人能说清楚它的具体身份。

  为了弄清楚这种鳌虾的真实身份,一行人来到额尔齐斯河,经过当地渔政部门批准后,他们来到河边下网捕捞。

  经过六小时的辛苦等待,终于抓住了5只鳌虾活体,这说明这种鳌虾在我国新疆河流域自然生长繁殖多年,属于我国本土虾种。

  李斌团队将这5只鳌虾带回实验室,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最终确认本土鳌虾为格鲁西东欧螯虾。

  跟当地生物科技公司在2021年找专家鉴定出来的结果一模一样,这是我国本土首次发现格鲁西东欧螯虾的存在。

  那么格鲁西东欧鳌虾究竟是什么虾?

  又为什么会出现在我国新疆的额尔齐斯河里?

我国本土鳌虾

  格鲁西东欧鳌虾,是一种原产于欧洲的淡水鳌虾,它们个头较大,寿命也相对较长,在自然界中最长能够存活5-6年,相较于其他的虾类,它们算是很“长寿”了。

  格鲁西东欧鳌虾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们胸部长得那对强壮有力的“大钳子”,又粗又壮,既是用来捕食挖洞的重要工具,也是打架防御的“强力武器”。

  而且它们还有十对足,这些足分工明确,前3对带螯,中间4对用来爬行,最后3对负责游泳,这两个生理结构,是生物分类学中十足目鳌虾科的典型特征。

  因此,专家在研究格鲁西东欧鳌虾时省了不少力,但是却在喂养它们的过程中“栽了跟头”。

  一开始喂养 时,专家花了不少钱买来成品螯虾饲料、鱼饲料,甚至活饵料都试过了。

  但是它们面对这些“饭食”,就跟看不见似的,吃两口就不动了,更糟的是好几个月都不见它们蜕壳长大。

  这可把专家给急坏了,直到有人将自己吃剩的米饭和青菜喂给鳌虾,发现它们竟然吃得津津有味。

  这种特殊性不仅体现在鳌虾的饮食上,在生存环境的选择上,它们更喜欢偏冷的水环境,7°C至25℃的水温是它的舒适区。

  像新疆额尔齐斯河那种冰川融水形成的冷水环境,简直就是为它“量身定制”的栖息环境。

  同时额尔齐斯河又是我们国家唯一一条流入北冰洋的河,格鲁西东欧鳌虾可能会通过地下暗河或者冰川融水,一路“漂”到新疆。

  专家猜测,这可能就是新疆阿勒泰的渔民们能够在额尔齐斯河的冷水区域发现它们踪迹的原因。

  这些特点对科研人员研究格鲁西东欧鳌虾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从渔业资源角度来看,它们还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

  起初格鲁西东欧鳌虾只是科研样本,但人们尝鲜后,发现这种虾肉质鲜美,个头还大出肉率也高,可作为一个新兴水产品在新疆大力发展。

即将成为龙虾市场的“新客”

  于是人们就开始研究如何让格鲁西东欧鳌虾成为我们餐桌上的“常客”。

  科研人员发现幼虾出生1年之后就“成年”了,经过一个冬天的冬眠,母虾就开始抱卵了,繁殖速度非常快,一次抱卵能产出200多枚。

  但是在人工养殖下,格鲁西东欧鳌虾自然孵化率仅有15%,这种情况根本无法进行虾苗规模化生产。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研人员开始寻找问题所在,结果发现问题竟出在时间上。

  从虾卵到虾苗需要45-60天的孵化时间,在这期间有的虾苗破壳了,而有的却还在卵里,这种不同步的情况让大规模生产虾苗变得特别困难。

  针对这一难题,2024年5月,新疆农业大学联合中国水产科学院的专家们想了一个办法——胚胎离体孵化。

  其实就是将把虾卵从母虾肚子里取出来人工孵化,这样既能减少饲养管理成本,还能减少母虾抱卵过程中虾卵磕碰损坏的几率。

  经过快一个月的实验,6月中旬这些人工取出来的虾卵全部孵化成功,比母虾自己孵化整整快了10天,而且孵化率提高到了45%-55%。

  这一技术突破可给规模化养殖格鲁西东欧鳌虾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2024年8月,1000尾首批人工繁殖的格鲁西东欧鳌虾虾苗成功投入到阿勒泰地区的盐碱水池塘中,正式开启了在自然盐碱地规模化养殖之路。

结语

  格鲁西东欧鳌虾首次在中国出现,不仅填补了新疆本土鳌虾分布记录的“空白页”,并且它自身的经济价值、科研价值以及观赏价值对我们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它的出现为新疆的水生生态环境增添了新的生机,也为水产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对我们的生活也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希望在相关企业和科研人员的带领下,格鲁西东欧鳌虾能够在新疆乃至全国上都绽放异彩。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