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江门连日来出动地质灾害巡查474人次

评论 · 0 浏览

连日来,广东省内持续强降雨,当前正处在防汛防灾关键期。南方+记者从江门市自然资源局获悉,针对本轮连续强降雨,该局提前部署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加密开展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并会同技术支撑单位省地质局

  连日来,广东省内持续强降雨,当前正处在防汛防灾关键期。南方+记者从江门市自然资源局获悉,针对本轮连续强降雨,该局提前部署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加密开展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并会同技术支撑单位省地质局江门地质调查中心派出工作组分赴各县(市、区)开展技术支撑工作。自8月3日以来,全市自然资源系统累计出动地质灾害巡查474人次,其中巡查地质灾害隐患点19处104人次,巡查其他地质灾害风险区域370人次;紧盯雨情和天气变化,累计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7次,发送预警短信841条。

  

  自8月3日以来,江门全市自然资源系统累计出动地质灾害巡查474人次。通讯员供图

  自今年4月15日入汛以来,江门市自然资源部门会同市直各有关部门,切实抓好全市地质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抓细抓实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各项工作,包括强化部门协调联动,狠抓地质灾害风险隐患管控;制定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组分片负责地区方案,强化督导和技术支撑;加强会商研判,强化预警预报等举措。

  入汛以来,江门全市自然资源系统累计出动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巡查排查5714人次。经排查,当前江门地质灾害隐患点共有19处,以崩塌、滑坡、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四类为主。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持续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其中针对条件允许的隐患点,正在加大力度推进工程治理,消除安全隐患;对于条件受限的,则通过安装专业监测设备、加强巡查排查等手段进行监测管控。

  目前,江门全市共有6处正在开展工程治理,其中蓬江区1处、江海区3处已完成野外施工;台山市1处、鹤山市1处正处在施工阶段。其他隐患点均已安装了专业监测设备共69台,通过“人防+技防”手段,有效提升监测的时效性和精准度,为及时采取防灾避险措施打好提前量。

  上述负责人介绍,汛期期间,每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均落实群测群防相关措施:一是建立由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担任防灾责任人、村干部担任管理员、群测群防员担任专管员的“三员共管”责任体系;二是建立隐患点领导挂点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三是划定危险区、现场设置警示牌;四是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防灾工作明白卡由镇(街道)政府发放给防灾责任人、管理员和专管员,避险明白卡由专管员发放给受威胁住户;五是实施一隐患点一个防灾应急预案,明确预定避灾地点、疏散路线、报警信号等;六是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巡查排查,如发生突发情况落实“叫醒”“叫应”机制,及时配合做好人员避险转移工作。

  结合气象部门对江门降雨趋势的预测,以及近年来江门地区地质灾害发生特点,江门市自然资源局预测,8—9月后汛期因降雨原因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较常年偏多,尤其注意台风带来的持续性暴雨。上述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紧盯风情雨情,严格落实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同时进一步强化与技术支撑单位的沟通合作,根据响应情况和预警等级,提前预置技术支撑队伍力量下沉基层一线,及时做好隐患点巡排查、应急调查、提出防御建议和处置措施建议等技术支撑工作。

  江门市自然资源局向全市市民发出呼吁:台风、强降雨等天气尽量居家不外出,下雨天不走山路。特别提醒削坡建房的居民,降雨期间和降雨后“住上不住下,住前不住后”“不挖山坡,不清山沟”。

  南方+记者 黄烨倩

  通讯员 周玉红

  【作者】 黄烨倩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