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残酷的真相:“子女并不会爱自己的父母”

Bình luận · 68 Lượt xem

-01 这个世界上,从来只有父母爱子女;少有子女用父母爱自己的方式,去回报父母。你最爱的人是谁?是你的子女。因为子女是你所创造出来的,最神奇的生命;而这个生命,在刚开始时就是一张白纸;这张白纸上,由

  -01

  这个世界上,从来只有父母爱子女;少有子女用父母爱自己的方式,去回报父母。你最爱的人是谁?是你的子女。因为子女是你所创造出来的,最神奇的生命;而这个生命,在刚开始时就是一张白纸;这张白纸上,由你执笔;你写下什么,白纸上就会出现什么。因为你在这张纸上投入了毕生的心血。真正爱子女的父母,愿意为子女投入自己的全部,哪怕是生命。有些人,在成为父母之后这样说:“以前我讨厌孩子,现在有了孩子后,只讨厌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因为这是你生命的延续,是你全身心爱意的转移和灌输,是你一生中投入最多的人。

  -02

  子女能这样回馈父母吗?不可能的。当你能明白这一点,就不会为“孩子长大了,就不爱我了”而失落。就像你也曾被父母疼爱,也是父母心中唯一的存在一样。为什么你没有人爱?因为爱你的人老了,走不动了,或者说不在了。为什么你对子女感到失落?因为你期待的子女对你的态度,能像你曾对子女那样。一个扎心的真相是什么?当你老了,走不动了,躺在床上需要人照顾;你会发现,你的子女照顾你一两年,已经是极限的耐心值。倘若你的父母还在,父母会嫌弃你吗?正常的情况下,正常的父母。从来不会嫌弃自己的子女,哪怕子女有明显的缺陷。只有嫌弃父母,为父母而感到焦虑的子女。

  -03

  父母对子女投入了太多“沉没成本”。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拉扯大,包容他的一切任性,小脾气;把他从几十厘米高,几斤重的小东西,喂养到20来岁,看着他结婚成家。这一辈子,父母没别的任务,只是:希望给家人带来好的生活,希望多帮孩子分担一些。有些父母,一生操劳,60多岁也不愿休息安享晚年。我脑海中清晰的记忆是:家里老人去世的时候,父母的难过,那种悲伤溢于言表,仿佛在说:“这个世界上最疼爱我的人走了,以后再也没有人这样疼我了。”人是“自上而下”去传递情绪、爱意的。最伟大的,永远是第一代的创造者。你的父母给了你生命,爷爷奶奶给了你父母生命。往上推几百年,几千年也是如此。最初创造生命的,给孩子的爱,总是无私的;幼儿园门口人头攒动,养老院门口无人问津;妇保院里面人挤人,老人陪护的病房里只有孤零零的几个人。子女对父母最多的悲情,最多的期待,最多的爱意表露在哪里?在急诊室门前。是大哭,是等待,是焦虑和不安,是无助。是“子欲养而亲不在”。子女对父母的爱,在什么时候最浓?答案是:父母即将离开人世。如果父母没离开,要儿女陪在身边照看多年,这种爱就没了。就变成了:“久病床前无孝子”。但你见过几个母亲,会嫌弃自己病痛的孩子?正常的父母,都不会放弃自己的孩子,无论多难。

  这也是人性的悖论。

Bình lu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