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昆虫竟与国家安全有关

Bình luận · 6 Lượt xem

□ 转载至《雅安日报》市融媒体中心 李晓明 在许多人印象中,采集植物、捕捉昆虫或许只是一种个人爱好或科学研究,但在特定情况下,这些行为却可能危及国家安全。 雅安被誉为“天府之肺”和“动植物基因库”。

  □ 转载至《雅安日报》市融媒体中心 李晓明

  在许多人印象中,采集植物、捕捉昆虫或许只是一种个人爱好或科学研究,但在特定情况下,这些行为却可能危及国家安全。

  雅安被誉为“天府之肺”和“动植物基因库”。全市有74.11%的面积划入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39.45%的面积纳入大熊猫国家公园范围。这里生活着340只野生大熊猫,分布着3000多种植物、770余种脊椎动物,森林覆盖率高达69.42%,稳居四川省第一。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地区之一,雅安的生态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作为一名雅安人,更应该了解这些国家安全知识,如遇类似情形可举报。

  案例一:非法采集植物标本寄送出境

  2020年4月20日,一位普通群众杨某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称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可疑外国人活动。国家安全机关迅速行动,次日便在保护区内将外籍人员奥某某及其中国籍同伴吴某某当场抓获。

  调查显示,自2011年起,这两人受境外机构指使,先后数十次潜入我国多个自然保护区,非法采集上千种野生植物物种标本和种子样本(包括农业保护物种),向境外售卖数千次,获利数十万元。经专家鉴定,其中多种植物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案例二:搜集制作昆虫标本售往国外

  李某夫妇多次向某国邮寄大量昆虫标本的行为引起国家安全机关的注意。当这对夫妇又一次向国外邮寄标本时,被国家安全机关截获。现场搜查发现,他们此次邮寄的昆虫标本达4500份,包括飞蛾、蝴蝶等多种昆虫。

  进一步调查显示,在外国人甲某高额报酬的诱惑下,李某夫妇受利益驱使,已搜集、制作、邮寄各类昆虫标本70000余件,获利数十万元。指挥他们的甲某公开身份为X国医学、生物学领域研究人员,其目的不仅用于研究云南省生态环境和医学研究,还通过标本交易牟利。

  发现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怎么办?

  这些看似普通的“采集”行为,实则可能导致我国特有物种资源流失、生态环境数据外泄,进而威胁国家生态安全和生物安全。生物物种资源是国家的战略资源,关系到国家民生和长远发展。

  公民和组织如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可以拨打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电话,或登录国家安全机关互联网举报受理平台www.12339.gov.cn进行举报。

  保护国家生态安全,人人有责。每一个公民都应提高警惕,共同守护好我们的“天府之肺”和国家的生物战略资源。

  想了解更多国家安全知识,请关注“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

  【来源:生态雅安】

Bình lu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