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颂》架起人类文明对话的桥梁

Comentários · 24 Visualizações

本文转自:哈尔滨日报《文明颂》贵阳演出现场。王建昭供图■本报特派记者于秋莹贵阳报道10月10日,交响曲《文明颂》在贵阳大剧院奏响,这部聚焦文明的恢宏作品,背后凝结着作曲家、指挥家王宁对人类发展的深度

  本文转自:哈尔滨日报

  作曲家、指挥家王宁:

  《文明颂》架起人类文明对话的桥梁

  

  《文明颂》贵阳演出现场。 王建昭供图

    ■本报特派记者 于秋莹贵阳报道

    10月10日,交响曲《文明颂》在贵阳大剧院奏响,这部聚焦文明的恢宏作品,背后凝结着作曲家、指挥家王宁对人类发展的深度思考与艺术探索。王宁坦言,文明是宏大且包容的题材,也是当下人类亟需反思与总结的核心命题——“人类文明走到今天,该思考如何持续发展,这个选题能在国际上引发共鸣,意义重大。”

    王宁的创作始于一场跨越时空的“溯源之旅”,他走访亚洲、非洲等地的文明古迹,查阅人类文明史、发展史资料,从海量素材中提炼适配音乐表达的核心内涵,最终构建起五个乐章的叙事框架。而在音乐素材的选择上,他打破时空与地域的界限:不仅融入了巴赫《前奏曲》的和声框架与中国古琴《梅花三弄》的经典主题,让东西方古典音乐彼此交融。王宁还引入3000年前的《胡里安尼卡尔女神颂歌》,这是世界已知最古老的乐谱,用古朴旋律追溯文明源头,并将《塞基洛斯的墓志铭》这一人类最早完整记录的音乐作品纳入其中,还原文明最初的质朴。

    到了第五乐章,王宁的“文明拼接”更具巧思。他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和《第五交响曲》、勃拉姆斯《匈牙利狂想曲》以及《春节序曲》和《北京喜讯传边寨》等家喻户晓的旋律纵向叠加、横向交织,“不是单纯的技术堆砌,而是想展现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当不同文明的音乐在同一时空共振,传递出的正是“相互借鉴、和谐共生”的理念,对演奏乐团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

    此次《文明颂》赴贵阳、成都、西安开启多城多场巡演,王宁赋予其双重使命,既是文旅宣传的载体,更是文明反思的媒介。“全世界都该思考,有些发展是不是太快了,可持续发展才是关键。”王宁期待交响曲《文明颂》能走向世界,让更多人直面文明发展的核心问题。在王宁看来,乐团间的跨地域交流同样是“文明互鉴”的缩影,“全国乐团互相学习、交流,展开文明对话,焕发新活力。”

    深耕音乐领域多年的王宁坚信交响乐是跨越国界的通用语言。王宁直言:“音乐是一种抽象的语言,不需要翻译,不同地域、文化的人都能从音乐中获得相同的情感共鸣。”而《文明颂》的创作,正是以音乐之美唤醒人们对文明的珍视。

    “就像西方经典作家常用悲剧警示人类,音乐也能传递这样的力量。”王宁说,《文明颂》不仅是对文明成果的礼赞,更是对人类未来的期许——愿这跨越时空的旋律,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纽带,让“大道同行”的理念,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