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住地球记忆的“金钉子”,中国已经有11颗了

Bình luận · 19 Lượt xem

你可能没听过“金钉子”,但它在地球科学界的地位,就像奥运金牌一样珍贵。 最近,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革东镇八郎村的“金钉子”得到了官方确认。这是全球第69颗,中国的第11颗。 有人说,“金钉

  你可能没听过“金钉子”,但它在地球科学界的地位,就像奥运金牌一样珍贵。

  最近,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革东镇八郎村的“金钉子”得到了官方确认。这是全球第69颗,中国的第11颗。

  有人说,“金钉子”是一把尺子,用来丈量地球的历史;

  也有人说,它是一枚书签,标注了地球演变故事中的重要篇章。

  实际上,“金钉子”就是国际公认的地质年代界线的“黄金坐标”。科学家会在全球范围内挑选某些地层剖面,把某个重要的地质年代分界点,钉在这些岩石里,从此,这块岩层就成了“全球标准时间”的锚点。

  那么,地球的“时间标尺”是怎么确定的呢?

  地球走过了约46亿年的漫长岁月,岩石就像是它的“记事本”。

  但问题是,地球的“笔记”并不工整:火山喷发、海陆变迁、板块运动……让地层记录断断续续,像一本被撕掉很多页的历史书。

  为了给这本“书”编上标准的页码,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成立了国际地层委员会,任务就是划分清楚全球统一的地质时间框架。

  “金钉子”这个名字,其实来源于19世纪美国铁路的一段故事。当时,一枚18K金打造的道钉被钉入最后一根枕木,象征着铁路全线贯通。地质学家借这个典故,用“金钉子”来代表划分地质年代的“黄金分界点”。

  但不是随便什么地方都能钉“金钉子”的

  想要确立一颗“金钉子”,需要满足很严格的条件:地层要完整,不能被后来的变化破坏;要有能在全球对比的标志,比如某种化石首次出现,特别的同位素特征,甚至地球磁场反转的痕迹。

  比如,在贵州剑河的乌溜阶底界“金钉子”,就是以三叶虫化石“印度掘头虫”的首次出现为标志。

  也有些“金钉子”则用的是火山灰的同位素定年、地球磁场的变化,或者大规模气候事件的痕迹。

  “金钉子”,标记的是地球的大事件。

  每一颗“金钉子”,都对应着地球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比如,距今7亿多年前,地球曾多次进入“雪球时代”,几乎整个星球都被冰雪覆盖。南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山脉的一套白云岩,标志着“雪球事件”结束,成为“埃迪卡拉纪”开始的“金钉子”。

  再比如,2.52亿年前,地球发生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生物灭绝事件,超过80%的海陆生物在短短几万年内消失。中国浙江长兴煤山的两颗“金钉子”,精确地钉住了这个时间节点,让科学家得以重建那场“灭世风暴”的全貌。

  还有一颗非常著名的“金钉子”,就是标志恐龙灭绝的那层铱富集黏土层——这是6600万年前,一颗天体撞击地球的证据。也正是这颗“钉子”,揭开了恐龙王国终结的谜底。

  中国的11颗“金钉子”,说明了什么?

  现在,全球已经确立了100多颗“金钉子”,其中80多颗获得了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的正式批准。中国起步较晚,但依靠丰富的地层化石资源和扎实的研究,发展很快。

  1997年,中国在浙江常山黄泥塘确立了第一颗“金钉子”,算是一个突破口。之后,中国科学家在各个年代的地层上继续努力,一共确立了11颗“金钉子”,数量位居世界前列。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科研团队不仅在国内“钉钉子”,还主导或参与了多颗国外“金钉子”的确立工作,为全球地质时间框架的搭建贡献了中国智慧。

  从“金钉子”到“深时数字地球”

  确立“金钉子”并不是地层研究的终点。如今,中国科学家正领衔发起“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

  这是一项把地球数十亿年的时空数据,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起来的雄心壮志——未来,地球历史将不仅仅是一块块岩石的记录,而是一套可以计算、预测、交叉分析的数字化时间轴。

  通过这样的方式,人类将更深入地理解生命演化、气候变迁、资源分布,甚至为未来的发展找到新的规律。

Bình luậ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