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起拿金奖,16岁再获国际荣誉!王诗龄的“逆袭人生”凭什么?

Yorumlar · 9 Görüntüler

10月9日,李湘发了一条动态,配上一张金光闪闪的证书,配文只有一句——“恭喜诗龄,获得国际青少年绘画金奖!” 短短几个小时,这条动态迅速登上热搜。 不少网友第一反应是:这画也太像照片了吧? 有人甚至评

  10月9日,李湘发了一条动态,配上一张金光闪闪的证书,配文只有一句——“恭喜诗龄,获得国际青少年绘画金奖!”

  短短几个小时,这条动态迅速登上热搜。

  不少网友第一反应是:这画也太像照片了吧?

  有人甚至评论:“我看了半天,以为是高清壁纸!”

  这次王诗龄凭借作品《蝾螈》拿下“维多利亚国际青少年绘画金奖”,同时入围决赛。

  从照片上看,她的画细节惊人:光影、质感、肌理都几乎达到了专业水准。难怪网友直呼——“天赋太可怕!”

  可这份掌声背后,也有不少质疑声:

  “有资源就是不一样。”“谁知道是不是名师辅导?”

  每当“星二代”拿奖,这种声音总是伴随而来。

  但如果回头看看这个女孩的成长历程,你会发现,她的努力远比我们看到的多。

  当年那个在《爸爸去哪儿》里软萌、爱吃的小女孩,如今已经16岁,正在英国留学。她从小跟着爷爷——著名画家王诗槐学画,家中氛围浓厚,每年生日,爷爷都会亲手为她画一幅肖像。

  李湘并没有让她走“明星”路线,而是选择让她系统学习绘画、艺术史与色彩构图。

  早在2022年,12岁的王诗龄就凭借《花园》拿下“小莫泊桑杯”金奖。如今再获国际金奖,她的画风更加成熟,光影层次细腻,构图大胆。

  这不是靠“资源”堆出来的,而是无数练习的积累。

  当然,网友的争论也有它的现实意义。

  在这个“流量时代”,人们对“星二代”的要求似乎格外苛刻。

  当他们表现平庸时,网友说“浪费资源”;当他们取得成绩时,又被说“走捷径”。

  似乎,无论他们做什么,都无法逃离“背景”的阴影。

  但换个角度想,我们真的能轻易画出那样的作品吗?

  绘画这件事,骗不了人。技法、结构、审美积累,都得靠时间打磨。

  艺术奖项的评委,看的是作品,不是父母的名字。

  或许,真正值得我们反思的,不是她的“星二代”身份,而是我们对“努力”的双重标准。

  一个普通孩子努力十年拿奖,会被赞“励志”;

  而一个名人之女拿奖,却被怀疑“拼爹”。

  但成长,本就不是零和博弈。

  这次王诗龄的获奖,也许不只是一个艺术荣誉,而是一种信号:

  ——在喧嚣的流量时代,依然有人静下心做“慢的事”。

  她不再是那个在综艺里喊“爸爸”的小女孩。

  她用画笔描绘世界,也在用作品回应质疑。

  所以,当我们再看到一个年轻人努力闪光时,请不要急着定义他是谁的孩子。

  因为,在艺术的世界里,出身可以是起点,但从来不是结局。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 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Yorum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