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有种咸鱼果,成熟后才可食用,与咸鱼搭配口感像鲜嫩蘑菇

评论 · 5 浏览

走进云南西双版纳植物园的热带植物种质资源收集区,一株高约7.5米的果树格外引人注目。 它开花时,引得蜂群嗡嗡环绕、争相采蜜;待果实成熟,更会俏皮地咧开果皮“打哈欠”,将裹着米色果肉的黑色种子悄悄露出

  走进云南西双版纳植物园的热带植物种质资源收集区,一株高约7.5米的果树格外引人注目。

  它开花时,引得蜂群嗡嗡环绕、争相采蜜;待果实成熟,更会俏皮地咧开果皮“打哈欠”,将裹着米色果肉的黑色种子悄悄露出来。

  这便是自带“反差萌”的水果——咸鱼果,是牙买加的“国果”。

  用咸鱼果搭配咸鱼烹制的菜肴,不仅是牙买加人餐桌上的“国菜”,更曾入选“全球十大最美味国菜”。

  世间珍贵而奇特的水果有很多,可咸鱼果却凭着一身独有的“个性”站稳了脚跟。它到底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呢?让我们来一一揭开。

  01

  与荔枝是“远亲”,开花时引来许多蜜蜂

  咸鱼果的中文名其实叫“西非荔枝”,虽与我们熟悉的荔枝共享“荔枝”二字,模样、口感却毫无相似之处。

  不过论起“家族渊源”,它确实与荔枝、龙眼同属无患子科,算是名副其实的“远房亲戚”了。

  别看它如今是牙买加的“国宝级水果”,老家却在西非的科特迪瓦、加纳等地。

  1793年,一位将军将它从西非带到牙买加,在岛屿上种下第一株苗,并为它取名“阿基果”——后来,人们也常叫它阿开木。

  成年的咸鱼果树堪称“颜值担当”:铁灰色的树干光滑挺直,最高能长到10-12米,舒展的树冠撑起一片浓荫,叶片油亮得能映出光影;每逢果期,枝头挂满鲜艳的果实,红的热烈、绿的鲜活,成了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更有意思的是它的花期。花开时,一股清甜的香气会远远散开,像在“召唤”蜜蜂。不一会儿,无数蜜蜂便会循着香味赶来,绕着花枝飞舞、采蜜,嗡嗡声此起彼伏,热闹得像一场专属的“蜂群交响乐”。

  也正因如此,它得了“蜜果”的美名,在玛雅语里,“阿基”二字,正是“蜜果”的意思。

  02

  成熟时会“咧嘴笑”,3颗黑籽暗藏“安全信号”

  每年夏季5月,咸鱼果树会悄悄开满小花;到了9-10月,青涩的小果子便会慢慢冒出来——刚长出来的果实像一颗颗迷你梅子,圆润可爱,透着淡淡的淡黄色。

  随着时间推移,果子会渐渐染上红色,从浅红到深红,最后变成艳得发亮的朱红色。红果子藏在翠绿的叶片间,若隐若现,风一吹,枝头便晃动起一片“红绿相间”的生机,美得格外灵动。

  不过,咸鱼果最“奇特”的时刻,要等它彻底成熟时。在阳光的照射下,熟透的果实会“啪”地一下裂开果皮,像人咧开嘴大笑,又像没睡醒时懒洋洋地“打哈欠”,露出里面3颗黑得发亮的种子。

  特别有意思的是,每颗种子连接果皮的一端,都裹着一层薄薄的米色果肉,形状别致,像给种子穿了件“小外套”。

  这模样,倒和苹婆有些像——两者都是红色果皮,成熟后都会裂开,里面都藏着黑色的种子。

  但要注意,未成熟的咸鱼果可碰不得,它含有毒素,只有等它“打哈欠”、果皮裂开时,才是真正成熟的“安全信号”,这时候采摘才放心。

  03

  被称为“植物界河豚”,成熟后却“全身是宝”

  未成熟的咸鱼果,藏着不小的危险。1950年,人们发现有人吃了未成熟的咸鱼果后,出现了剧烈呕吐的症状,这种症状后来被称为“牙买加呕吐症”;2001年,海地发生灾荒,灾民们争食未成熟的咸鱼果充饥,最终有50人因中毒不幸离世。

  美国迈阿密大学的爱德华博士经过研究发现,未成熟、未裂开的咸鱼果里,含有一种叫“次甘氨酸”的有毒物质。

  这是一种常见于无患子科植物中的非蛋白氨基酸,仅一颗未成熟的咸鱼果所含的次甘氨酸,就足以让人出现呕吐、昏睡、抽搐甚至昏迷的症状。

  也正因这份“危险与美味并存”的特质,咸鱼果被称作“植物界的河豚”。

  这倒和“荔枝病”有些像:如果空腹吃了不够成熟的荔枝,也可能出现类似的不适。可见,再美味的水果,也得选对时机、用对方法吃。

  好在人类总能发现事物的“另一面”:当咸鱼果在阳光和时间的“滋养”下彻底成熟、裂开果皮后,毒素会慢慢褪去,摇身变成可以安全食用的美味。

  而且,它不仅能吃,还全身是宝,用处多到让人惊喜:

  第一,观赏价值:无论是开花时的“蜂群环绕”,还是结果时的“红绿相映”,咸鱼果树本身就是一道高颜值风景;

  第二,香料原料:它的花朵能提炼出独特的香气,是制作古龙香水的优质原材料,能给香水增添一份自然的清甜;

  第三,建材与药材:树干坚硬挺拔,当地人盖房子时,常把它当作建材;叶片则可入药,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第四,经济来源:种子和果壳里含有丰富的油脂,能提炼出来制作肥皂,这也成了当地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

  04

  配咸鱼成“国菜”,口感鲜过嫩蘑菇

  咸鱼果是个“跨界选手”——它既是水果,也能当蔬菜。

  牙买加人最懂怎么“解锁”它的美味,烹饪时,他们会取包裹在种子外的米色果肉(也就是假种皮),而这果肉的“最佳搭档”,竟然是咸鱼。

  没想到吧?这两种看似“不搭边”的食材,搭配在一起竟成了牙买加的“国菜”,咸鱼果也成了名副其实的“国民水果”“国民食材”。

  这道国菜的做法并不复杂:先把咸鱼果的果肉用盐水或牛奶煮到半熟,捞出后用黄油轻轻煎一下,让表面泛起淡淡的焦香;接着加入咸鱼(最好是鳕鱼)、洋葱、西红柿等调料,一起慢慢炖煮。

  炖好后,咸鱼的咸香和咸鱼果的清甜融合在一起,一口下去,满是浓郁的热带风味——口感像极了鲜嫩的蘑菇,软糯中带着一丝弹劲,鲜得让人回味无穷。

  这种味道,在别的地方可很难吃到。

  而且它的营养也很丰富,果肉里含有2.9%的蛋白质,脂肪含量高达15.2%,美味又管饱。

  05

  初次见到咸鱼果的人,可能会被它“裂开果皮露黑籽”的模样吓到,或是担心它的毒性,忍不住想躲开。

  但熟悉它的牙买加人,却早已把它当成了生活里的“宝藏”,爱它的奇特、爱它的美味。

  如今,咸鱼果依然是小众水果,种植的人不多,但它身上“稀少、美味、危险”的多重标签,却让它在水果界格外特别,也让它的名字传遍了世界。

  下次再见到这种“会打哈欠”的果子,你或许就能读懂它藏在“奇特外表”下的独特魅力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