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工信部新车申报:小鹏/奥迪/吉利等多款车型在列!

نظرات · 4 بازدیدها

日前,工信部公示了第400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新产品,本批次共有大量新能源汽车新品申报,涵盖了纯电动、插电混动等多种动力类型,其中不乏小鹏、奥迪、享界等品牌的重磅新车。从这批新车

  日前,工信部公示了第400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新产品,本批次共有大量新能源汽车新品申报,涵盖了纯电动、插电混动等多种动力类型,其中不乏小鹏、奥迪、享界等品牌的重磅新车。

 

  

 

  从这批新车申报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当前市场的几个显著趋势:

  首先是动力路线多元化。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REV)的申报数量显著增多,例如小鹏为P7+和G6申报了增程版,此外,吉利还申报了技术更为前沿的甲醇插电混动车型,探索更多元化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其次是传统品牌智能化加速。一汽奥迪的新一代A6L和Q5L明确将搭载华为乾崑辅助驾驶系统,表明传统燃油豪华车也在积极拥抱高阶智能驾驶,以实现“油电同智”的竞争力提升。

  以上,不仅表明各大车企在加速产品布局,也预示着各个细分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选择的同时,也对车企的产品力和创新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小鹏P7+增程版和G6增程版

  此次申报的小鹏P7+增程版在整体造型上延续了纯电版的轿跑式风格,不同之处在于前脸下方的进气格栅造型发生了变化,视觉效果更为简洁。车尾部分采用了全新的环形贯穿式尾灯组设计,此前是贯穿式的设计。后保险杠也调整为大面积车身同色处理,提升了辨识度与整体感。此外,新车尾部增加了“POWER”标识,明确表明了其增程动力身份。

 

  

 

  动力系统是本次新车的核心亮点。小鹏P7+增程版搭载了一套由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作为增程器,其最大功率为110千瓦。车辆的驱动则由一台最大功率为180千瓦的单电机负责,最高车速可达200公里/小时。储能装置方面,新车采用了来自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的磷酸铁锂电池

  在车身尺寸方面,申报信息显示小鹏P7+增程版的长宽高分别为5071/1937/1512毫米,轴距为3000毫米。与现款纯电版(长5056毫米)相比,车身长度增加了15毫米,宽度、高度及轴距均保持不变。

 

  

 

  小鹏G6增程版也出现在了此次工信部公示信息中。新车的核心变化在于动力总成。它同样搭载了由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DAM15NTE型号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作为增程器,其最大净功率为110千瓦。驱动部分则由一台峰值功率高达218千瓦的电机承担,最高车速可达202公里/小时。储能装置方面,新车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其电芯由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提供。

  在外观设计上,小鹏G6增程版保留了纯电车型的家族化设计语言,包括标志性的轿跑SUV溜背造型。最显著的区别在于车尾新增了“POWER X”专属铭牌,以彰显其混动身份。

  车身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771/1920/1650毫米,轴距为2890毫米,采用五座布局。与纯电版(长4758毫米)相比,车身长度增加了13毫米,这通常是为了容纳增程器及相关部件所做的调整,而影响车内空间的轴距则保持不变。

  至此,小鹏汽车有小鹏X9增程版、小鹏G7增程版、小鹏P7+增程版和小鹏G6增程版四款增程车型。

  一汽奥迪全新A6L和Q5L

  全新奥迪A6L最大的变化有两个,一是外观,二是动力。

 

  

 

  外观方面,全新奥迪A6L前脸部分保留了标志性的大尺寸六边形进气格栅,但内部结构更新为“Y”字形填充或蜂窝状元素,两侧LED大灯组造型更为狭长圆润。车辆大灯、前脸造型、门把手、尾灯、后保险杠等位置,都采用了全新设计。

  车尾部分变化显著,采用了分体式尾灯设计,下方配有亮黑色导流槽装饰,后保险杠融入蜂窝样式饰件和双边共两出排气布局。

  车身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5142/1874(1887)/1450(1464)毫米,轴距达到3066毫米。相较于2025款车型,轴距增加了42毫米,车身长度增加92毫米,高度降低11毫米,这一变化有望进一步优化车内乘坐空间。

  动力方面,全新奥迪A6L基于PPC平台打造,搭载由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DXG的2.0T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00千瓦,变速箱预计仍采用7速湿式双离合。

 

  

 

  与此同时,全新奥迪Q5L也出现在了此次工信部公示中。新车基于全新的PPC豪华燃油车平台打造,并在设计、空间及智能化方面进行了全面革新。

  前脸部分,标志性的八边形进气格栅内部采用了全新的鳞片状或大孔径蜂窝状结构进行点缀。格栅中央配备了可发光Logo,与横向灯带和LED大灯组相连。

  新车的轴距在海外版基础上增加了125毫米,达到2946毫米,车身长度也相应增加126毫米至4841毫米,这将为后排乘客带来更为宽敞的腿部空间。

  动力系统方面,新车将搭载第五代EA888 Evo5 2.0T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根据申报信息,该发动机由大众一汽发动机(大连)有限公司生产,最大功率达到200千瓦,传动系统预计将继续匹配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并标配quattro四驱系统。

  需要说明的是,全新奥迪A6L和Q5L都搭载了华为乾崑辅助驾驶系统。

  吉利银河星耀6 EF

  吉利银河星耀6EF核心亮点在于其搭载的甲醇插电混合动力系统。该系统配备一台型号为BHE15-BFDM的专用1.5升发动机,最大功率为93千瓦(约126马力)。这套系统允许车辆使用甲醇燃料与汽油的混合物,可以进一步降低用车成本并减少排放。储能装置方面,车辆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电芯和电池总成均由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在外观设计上,星耀6 EF版基本延续了星耀6系列的整体风格。其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806/1886/1490毫米,轴距为2756毫米,定位为A+级轿车。与已经开启预售的其他星耀6版本相比,EF版最显著的外部标识是车尾增加的“EF”专属尾标,以表明其独特的甲醇插电混动身份。

  另外,此前已经上市的吉利银河星舰7也在此次公示中出现了EF版本,同样采用了甲醇插电式混合动力。

  大众与众07

  外观上,新车延续了与众06车型的家族化设计,整体风格年轻运动。前脸采用封闭式格栅设计,大灯组为熏黑设计。前舱盖上凸起的筋线则强化了力量感。车侧采用溜背式造型,并配备了隐藏式门把手。车尾部分则采用了贯穿式尾灯设计,提升了辨识度。

 

  

 

  与众07定位为中型纯电动轿车,其车身长宽高分别为4853/1852/1566毫米,轴距达到2826毫米。相较于与众06(轴距2766毫米),新车的轴距增加了60毫米,这将直接转化为更为宽敞的后排乘坐空间,更好地满足家庭用户的需求。

  动力系统方面,与众07搭载一台由大众汽车自动变速器(天津)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EEK的驱动电机,最大功率为170千瓦。电池方面,新车采用了由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提供的磷酸铁锂电池。

  与众07最受关注的亮点之一,是其首次搭载了由大众集团与小鹏汽车联合开发的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全新电子电气架构。这使得与众07有望成为大众在华“最智能”的车型之一,在智能化体验上对标主流新势力产品。

  特斯拉Model Y+

  特斯拉Model Y也出现在了此次工信部公示中。信息显示,新车为Model Y长续航后轮驱动版。而非近日在美国官网上架的Model Y标准版。

 

  

 

  在外观和尺寸上,Model Y+与现款车型保持一致,长宽高分别为4797/1920/1624毫米,轴距为2890毫米,继续采用5座布局。其最显著的外观标识是车尾的“Model Y+”字样,与Model 3长续航版的命名逻辑一致。

  新车搭载最大功率225千瓦的驱动电机,相较于现款后轮驱动版功率提升5千瓦,百公里加速时间预计仍为5.9秒,最高车速可达201公里/小时。续航方面,预计配备78.4千瓦时三元锂电池组,CLTC综合工况纯电续航预计将超过800公里。

  新款享界S9轿车版

  新款享界S9轿车版已正式完成申报。新车在外观细节、动力系统及电池配置上进行了多项优化升级。

 

  

 

  外观方面,新车在细节上做出了调整。最引人注目的变化集中在车尾部分,新款车型采用了与享界S9T旅行版同款的星云尾灯设计,取代了现款轿车的尾灯样式,这一设计在点亮后具备更高的辨识度。此外,新车的“STELATO”英文标识位置也进行了下移。

  车身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5160/2005/1492毫米,轴距为3050毫米,与现款车型保持一致,确保了其作为行政级豪华轿车应有的气派和内部空间。根据申报信息,新车将提供包括不同颜色的窗框饰条、前格栅饰条、轮辋样式以及红色制动卡钳等多种个性化选装配置,满足用户的定制化需求。

  动力方面,新车增程版搭载排量为1.5L的增程器,最大功率为118kW(约合160匹马力),驱动电机峰值功率为227kW(约合308匹马力);纯电版则分为两驱和四驱版本,两驱版驱动电机峰值功率为227kW(约合308匹马力),四驱版前后电机峰值功率分别为158kW(约合214匹马力)/227kW。

  百姓评车

  综合以上新车申报信息来看,多元化的动力路径已成为中国车市的主流共识,从纯电、插混/增程到更具探索性的甲醇混动,车企们正根据自身技术储备和市场定位,选择不同的技术路线进行押注。

  对于消费者来说,智能化已无分“油电”。无论是油车还是新能源,都在搭载高阶智能驾驶系统。这标志着“油电同智”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智能化体验将成为所有车型的核心竞争力。

نظرا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