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降价疯了?417 元账单实付 17 元,有人一分钱没花,背后原因不简单

Mga komento · 4 Mga view

西贝门店最近炸锅了!有顾客晒出账单:点了 417 块钱的菜,最后只付 17 块;还有人更夸张,200 块的订单一分钱没花就走人!这不是什么促销噱头,而是西贝全国门店突然搞的大动作 —— 菜品直降 20%-40%,还送 100 元无

  西贝门店最近炸锅了!有顾客晒出账单:点了 417 块钱的菜,最后只付 17 块;还有人更夸张,200 块的订单一分钱没花就走人!这不是什么促销噱头,而是西贝全国门店突然搞的大动作 —— 菜品直降 20%-40%,还送 100 元无门槛代金券!可为啥一边是门店排队,一边却有店铺冷清到没客人?这波降价背后,藏着西贝的大算盘。

  事情要从 9 月 29 号晚上说起,西贝莜面村突然在官微宣布:全国所有门店的菜品价格大幅下调,还同步推出 “西贝请吃饭” 活动,到店顾客不管消费多少,都能领 100 元无门槛堂食代金券。消息一出来,不少吃货连夜就往最近的西贝冲,社交平台上很快就被各种 “薅羊毛” 账单刷屏。

  有网友晒出自己的消费记录:四个人去吃饭,先花几十块买了点肉夹馍、枣糕,用四个微信账号领了 4 张 100 元券,第二天再去点了 417 块的硬菜 —— 草原嫩烤羊排、葱香烤鱼、五种番茄酸汤莜面鱼鱼全安排上,最后结账时用券一抵,只付了 17 块钱!还有人更会算,单独点了份 4 块钱的南瓜粥,领了 2 张 100 元券(两人同行),隔天带朋友去吃 204 块的菜,实付 4 块钱,相当于白吃了一顿大餐。

  “这也太划算了吧!以前西贝随便点两个菜就两百多,现在降价还送券,感觉跟不要钱似的!” 网友小张晒完账单,评论区瞬间被 “求攻略” 的留言淹没。但也有人发现,不是所有门店都这么火爆 —— 广州海珠保利广场的西贝店,国庆期间上座率还不到三分之一,有顾客直言:“之前预制菜的事儿还没忘呢,就算降价也不敢随便吃。”

  这次西贝的降价力度,确实比以往大很多。拿罗永浩之前吃过的菜举例,草原嫩烤羊排从 119 元降到 109 元,葱香烤鱼从 89 元调到 79 元,黄米凉糕(6 块)从 29 元降到 26 元。降幅更狠的是胡麻油炒鸡蛋,直接从 43 元砍到 33 元,降了 10 块钱,幅度达 23.26%;五种番茄酸汤莜面鱼鱼也降了 6 块,降幅 20.69%。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的门店,甚至直接在旧菜单上贴新价签,看得出来调价特别急。

  不过有细心的消费者发现,网传 “最高降 40%” 有点水分,大部分菜品降幅都在 10 块以内。比如草原嫩烤羊排降 10 块,只相当于原价的 8.4%,有网友吐槽:“还以为能省多少呢,结果就降这么点,诚意不太够啊!” 西贝客服解释说这次是 “同城同价”,同一城市降价幅度一样,但对于消费者的不满,也没给出更多说法。

  比降价更让人疯狂的是 100 元无门槛代金券。这券不用抢,到店消费就能领,还能叠加使用,全国门店通用,有效期到 10 月 31 号。这么宽松的规则,直接催生了各种 “薅羊毛” 操作。除了拼券吃饭,二手平台上还出现了代领、转卖代金券的,一张卖 25 到 80 块不等。有西贝店员私下抱怨:“有些客人就点个几块钱的小吃领券,一天下来 255 个客流,就卖出 213 个馒头,根本不点正经菜,完全偏离了回馈顾客的初衷。”

  可西贝却没改活动规则,依旧维持 “每会员限领一张” 的规定。为啥这么 “大方”?其实是因为西贝最近压力太大了。9 月 10 号,罗永浩在社交平台吐槽西贝 “几乎全是预制菜,还卖那么贵”,这话一下子就引爆了舆论,大家纷纷质疑西贝的食材新鲜度和定价合理性。之后西贝多地门店客流锐减,成都有家店日营收少了 2000 元,北京丰台区一家店的客人只剩平时的三分之一。

  为了挽回声誉,西贝 9 月 15 号发了致歉信,说要把儿童餐改成门店现炒、取消 “25 分钟出餐” 沙漏等,搞了 9 项整改措施。可后来又发了篇《7 岁的毛毛:我以为以后再也吃不到西贝了》的公关文,被网友骂 “道德绑架”,最后只能删掉。这次国庆前降价发券,说白了就是西贝 “危机公关的终极手段”,想靠低价把客人拉回来。

  但市场反应却两极分化。济南和谐广场的西贝店,国庆晚上上座率快到九成,全是带孩子的家庭客群,有顾客说:“现在价格亲民了,偶尔来吃一次还行,就是担心菜的品质会不会跟着降。” 可广州、深圳有些门店还是冷冷清清,有消费者说:“预制菜的事儿没说清楚,就算便宜了,也不敢轻易尝试,万一吃坏肚子咋办?”

  更麻烦的是西贝的品牌定位问题。以前西贝走 “中高端西北菜” 路线,强调 “手工现做”,客单价不低;现在降价后,比老乡鸡、超意兴这些快餐品牌还是贵,可又没有高端餐厅的独特体验,成了 “高不成低不就”。有餐饮行业的人分析:“老顾客觉得西贝‘掉价’了,不想再来;新顾客只是冲着优惠来的,优惠一停,大概率不会复购,西贝这是把自己架在中间了。”

  其实西贝的降价,也是整个餐饮行业的缩影。现在火锅、烧烤品牌都在搞折扣套餐,呷哺呷哺出了 49 元的套餐,和府捞面把价格压到 16-29 元,大家都在拼性价比,西贝不降价根本活不下去。而且西贝也没真的 “全降”,小炒草原牛这些利润高的菜就没调价,这种 “结构性调价”,就是想在降价的同时,尽量保住利润。

  可即便这样,西贝的盈利压力还是很大。创始人贾国龙之前说过,上半年西贝平均利润率还不到 5%,原料和人工成本占了 60% 以上,现在又降价又送券,利润肯定还要压缩。接下来西贝能不能靠 “薄利多销” 活下去,能不能在便宜和品牌调性之间找到平衡,都是大问题。

  不过对消费者来说,这波降价倒是实实在在的福利。不管西贝是真心回馈,还是无奈自救,能花少钱吃顿好的,总归是好事。只是希望西贝别只顾着降价,把菜品质量和服务跟上,不然就算靠优惠吸引来客人,也留不住。

Mga komen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