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将轻松着陆火星,比月球还容易?ISRO:2028到2030年

Kommentarer · 26 Visninger

这个ISRO是印度的国家航天机构,全名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还真不是什么民间组织,隶属于印度航天部,其空间应用中心主任德赛又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 先不说别的,首先就是印度将成为第2-3成

  这个ISRO是印度的国家航天机构,全名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还真不是什么民间组织,隶属于印度航天部,其空间应用中心主任德赛又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

  先不说别的,首先就是印度将成为第2-3成功到达火星的国家之一,但德赛这个说法明显存在问题,因为此前已有美国和我国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即便印度真的做到了,最多也就是排第三,这还得保证其他国家航天局没有火星探测器在它们之前成功着陆火星。

  德赛表示,他已经提供了“Mangalyaan2”项目的进度表,最早2028年,最晚2030年完成,Mangalyaan2达到火星大约需要10个月时间,并确认相关工作已经开始。

  德赛信心十足,他说火星的大气层十分稀薄,探测器在那里着陆会比月球上着陆还更加容易一些,到时候他们只需要通过机动车辆和降落伞配合就能轻松着陆火星,达到火星的探测器也会完全被地球控制。

  不过,它的这个说法却无法与目前航天界主流观点达成共识。实际上,航天器在月球软着陆要比在火星软着陆的难度小不少,因为仅凭降落伞,探测器根本无法在火星软着陆,这是火星的大气层密度决定的,这也是为什么需要使用降落伞和反推火箭组合这种模式,两者结合起来又大大增加了技术难度。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近65年来,多个国家都向火星发射了航天器,其中包括日本、欧洲、阿联酋,当然也包括印度,累计达到47次,但其中只有9次安全度过所谓的“恐怖七分钟”,美国水手4号是第一个掠过火星的探测器。

  前阵子不是在火星发现疑似火星古代生命存在的证据吗?那也是美国毅力号的新发现,只不过美国宇航局短时间是没办法把这些样品返回地球了,一是技术上暂时难以实现,二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干这件事,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说中国很可能成为第一个从火星采样返回的国家,正如当时中国成为第一个从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国家一样。

  德赛还表示,如今ISRO的实力足以和日本、欧空局平起平坐,他们只是在发射成本上比SpaceX落后一些,但其他方面的性价比可以说是世界第一。预计等到2040年,那时的印度将在卫星技术、发射能力、地面设施、科学任务等方面追平世界先进水平!

  毕竟对印度来说,着陆火星要比着陆月球容易得多,那我们不妨先看看此前印度的登月任务?

  2008年10月22日,印度通过PSLV-XL运载火箭发射了第一个绕月探测器,也就是月船1号探测器,经过5次轨道修正后进入100公里月球极轨道,最后于2009年8月29日和地面失去联系。

  在2019年的时候,印度发射月船2号探测器(耗资1.42亿美元),这比原定时间推迟了一年(技术故障),但不幸在降落月球表面的时候当场坠毁。随后,印度就宣布了,他们要在2024年前发射月船3号探测器再次尝试在月球表面软着陆。

  但正如大家看到的这样,印度月船3号探测器的确在2023年发射成功,并成让印度成为了在月球着陆的第四个国家。总得来说,虽然印度探测器着陆月球的相关任务执行起来也历经波折,但总体还是按计划完成了。

  不过,前面也已经说到了,在火星着陆要比月球难得多,印度的这个“Mangalyaan2”项目其实已经多次推迟,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其负责人会给出一个不确定的2028年到2030年间,当然实际发射也可能比这个时间更晚,不过还是值得大家期待。

  目前的趋势就是大家都想上月球、上火星,只要有点能力都想尝试一下,可能有人会疑惑,月球和火星上并不适合人类生存,为什么大家还愿意斥巨资搞“登月”、“登火”活动?

  不可都否认,即便这些地外星球上存在一些可利用资源,但不仅需要技术支持,且运输费用高昂,但以登月为例,更主要的目的还是将其作为登上火星的跳板,月球南极如果真有丰富的水冰资源,那就地利用才是目的,而不是运回地球,这就能减少从地球往月球输送水,要知道不论是我国、还是美国的载人登月计划,最终目标其实都是建立月球基地,而不是在月面短暂停留几天就算了。

  我们有理由怀疑,曾经的火星也曾出现过生命,这也是大家都希望看到的结果。我们的地球目前已经到了自己的中年阶段,也就是说,很多年以后的地球也会变成不适合生命生存的星球。所以,科学家们都希望,要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找到地球之外同样适合生命繁衍生息的星球,如果一时找不到,那我们先从身边的星球找到生命存在过的证据也行。

  对个人而言,地球很大;对地球而言,太阳系很大;对太阳系而言,银河系很大;但对于整个宇宙而言,这一切都不过是星星点点般的存在。不管谁先登上月球、登上火星,都比从未有人踏足好得多,因为每一次新发现,都能让我们每一个人了解到地球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Kommenta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