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造积木” 工地“搭积木”

Commenti · 4 Visualizzazioni

原标题:工厂“造积木” 工地“搭积木” 金秋时节,赣江新区临空组团的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工地上,一场“搭积木”式的建造变革正在上演。塔吊精准移动,预制楼梯、楼板如模块化组件般快速吊装到位,工人

  

  原标题:工厂“造积木” 工地“搭积木”

  金秋时节,赣江新区临空组团的江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工地上,一场“搭积木”式的建造变革正在上演。塔吊精准移动,预制楼梯、楼板如模块化组件般快速吊装到位,工人仅需现场对孔插接,7个多小时便完成整层拼装——这是赣江新区推广装配式建筑带来的高效场景。

  “相比传统现浇方式建楼,装配式施工不受恶劣天气影响,工期可缩短30%以上。”该项目施工班组组长陈文昌介绍,这些在工厂预制的标准化构件,误差控制在毫米级,彻底改变了以往的粗放施工模式。

  从工地到工厂,50公里外的赣江新区装配式产业基地里,智能生产线正演绎着建筑工业化的另一场变革:每块构件经模具拼装、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脱模、质量检测等工序后,都印有专属二维码。“扫码能追溯从原材料到安装的全生命周期数据。”赣江新区城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钢点开工厂数据中心大屏,实时显示的生产进度条上,月均5000立方米产能正转化为10余个项目的“建造积木”。

  近年来,该公司先后完成一种混凝土预制件成型模具、一种预制阳台板的防水结构等10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转化应用7项科技成果,参与制定国家标准1项。这些创新成果为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创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去年承接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项目时,面对9米大跨度楼盖体系的技术壁垒,公司技术团队迎难而上。他们先后赴安徽、福建等地考察学习,经过上百次材料配比试验和节点优化,最终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从实验室到量产的关键跨越。“这不仅满足了项目需求,更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话语权。”陈钢说。

  “模块化建筑的优势体现在建造和使用全过程。”赣江新区城建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负责人方向介绍,相比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大量减少现场作业,可减少70%的建筑垃圾和80%的水资源消耗。

  政策赋能加速产业升级。赣江新区紧扣国家战略部署,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赣江新区直管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方案(2021—2025)》等专项政策,率先在政府投资项目中全面推行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通过建立55人专家库,构建起涵盖星级认定、技术审查、验收评估的全流程服务体系,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专业支撑。”赣江新区城乡建设和交通局综合组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今,在赣江新区的天际线上,一栋栋由“建造积木”组装而成的新型建筑正与城市共同生长。学校、住宅、市政桥梁……这些带着工业化基因的建筑,正以更快的速度、更优的质量重塑城市肌理。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莹(郑莹)

  (江西日报)

Comme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