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第二季度营收超预期却盘后股价下跌,新CEO大刀阔斧调整战略

Mga komento · 110 Mga view

从财务数据来看,英特尔第二季度表现有喜有忧。每股收益方面,调整后每股亏损10美分;收入达到128.6亿美元,高于预期的119.2亿美元。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7月25日,据CNBC等媒体消息,美国当地时间周四,英特尔公布了第二季度业绩报告,尽管营收超出华尔街预期,但新任首席执行官陈立武宣布大幅削减芯片工厂建设等战略调整举措后,盘后交易中公司股价下跌约5%。

  从财务数据来看,英特尔第二季度表现有喜有忧。每股收益方面,调整后每股亏损10美分;收入达到128.6亿美元,高于预期的119.2亿美元。不过,公司公布第二季度净亏损29亿美元,合每股亏损67美分,而去年同期净亏损16.1亿美元,合每股亏损38美分。英特尔解释称,由于一项8亿美元的减值支出“与未确定再利用的多余工具有关”,导致每股收益与分析师预期不符,调整约20美分。

  对于第三季度,英特尔给出了较为乐观的预期。预计营收为131亿美元(位于预期中值),而分析师平均预期为126.5亿美元;预计盈利将实现盈亏平衡,分析师预期每股收益则为4美分。

  自三月份陈立武出任首席执行官以来,这是英特尔发布的第二份报告。陈立武承诺将使英特尔的产品再次具有竞争力,减少官僚主义和管理层级,其中就包括大幅削减俄勒冈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员工。在周四发布的致员工备忘录中,陈立武表示上任后的头几个月“并不轻松”。公司已“完成大部分”裁员计划,裁员人数占员工总数的15%,并计划在今年年底将员工总数控制在7.5万人。此前英特尔曾表示,计划在2025年将运营支出削减170亿美元。

  在开支削减举措中,英特尔成本高昂的代工部门成为重点。该部门为其他公司生产芯片,目前仍在寻找大客户来支撑业务。数据显示,其代工业务营收为44亿美元,运营亏损却高达31.7亿美元。基于此,英特尔已取消了计划在德国和波兰建设的晶圆厂项目,并将整合其在越南和马来西亚的测试和组装业务。同时,公司将放缓在俄亥俄州建设尖端芯片工厂的步伐,具体取决于市场需求以及能否为该工厂争取到大客户。陈立武在备忘录中直言:“过去几年,公司投资过多、过快,而需求不足。在此过程中,我们的工厂布局变得不必要地分散,利用率也不足。”他还强调,公司即将推出的芯片制造工艺(称为14A)将根据已确认的客户承诺进行打造,“不再有空白支票。每项投资都必须具有经济意义。”

  从业务部门表现来看,英特尔客户端计算部门主要负责销售个人电脑的中央处理器,第二季度销售额为79亿美元,同比下降3%。数据中心业务部门收入增长了4%,达到39亿美元,该部门包括一些人工智能芯片,但主要为服务器中央处理器。陈立武在备忘录中写道,英特尔希望重新夺回数据中心芯片的市场份额,并正在寻找该业务的永久领导者。目前,长期竞争对手AMD越来越多地从云客户那里赢得服务器业务,给英特尔带来不小压力。

  此外,陈立武还表示将亲自审查和批准所有芯片设计,然后才进行流片(新芯片制造前设计过程的最后一步),以加强对芯片设计的把控。

  截至周四收盘,英特尔股价今年上涨了约13%,然而2024年却暴跌了60%,创下有记录以来表现最糟糕的一年。此次新CEO上任后的一系列战略调整,能否助力英特尔扭转局势,重新在芯片市场占据有利地位,市场正拭目以待。(文智)

Mga komen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