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民俗博物馆的中秋游园会火了!10月6日,游客们挤满了700多年历史的古庙,品桂花茶、猜灯谜、寄家书、看非遗兔儿爷山,热热闹闹过中秋。谁不想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感受一把老北京的节日味儿?
兔儿爷可是老北京的招牌!这次游园会,3米长、4.2米高的兔儿爷山成了全场焦点。六层高的造型,每层都有兔儿爷骑着老虎、大象、麒麟,穿着金甲,戴着金盔,手拿药杵,威风凛凛。顶上还有一尊1.2米高的巨型兔儿爷,站在那儿像个大将军,游客们争着拍照,手机都快举不动了!
想留住这份热闹?工作人员扮成兔儿爷,站在兔儿爷山旁边跟大家合影。游客们笑着摆姿势,拍下照片,恨不得立刻发到朋友圈。这样的文化记忆,谁看了不觉得心里暖乎乎?
寄思念,也能在这儿实现。博物馆跟呼家楼邮局联手搞了个“中秋邮局”。游客可以免费领一张明信片,写下对家人朋友的祝福,当场寄出去。一封手写的家书,带着中秋的温情,飞到亲人手里,简直比微信红包还让人感动。
更厉害的是,博物馆还把清代的月饼模子拿出来“复活”了!一个是木刻玉兔捣药图模子,寓意长寿吉祥;一个是葫芦形的模子,象征福禄双全。游客们亲手用这些“文物”做月饼,揉面、压模、烤制,忙得不亦乐乎。做好了咬一口,酥香满口,心里满是成就感。
想玩点动脑的?猜灯谜绝对让你过瘾!现场挂满了灯谜,谜底都带着中秋的吉祥话。猜对了还能拿“朝阳礼物”,大人小孩都围着灯谜摊,脑子转得飞快。谁说传统文化枯燥?这不比手机游戏好玩多了?
除了吃喝玩乐,博物馆还准备了中秋主题的画画活动。明月、桂树、玉兔,游客们拿起笔,临摹这些中秋元素,一边画一边听工作人员讲中秋的来历和习俗。画完一幅画,感觉自己都成了半个“民俗专家”。
这场游园会不只是热闹,还让人觉得传统文化离我们一点都不远。700多年的古庙里,兔儿爷、桂花茶、月饼模子,每一样都在讲老北京的故事。游客们笑着、玩着,不知不觉就把中秋的味道刻在心里。
数据也挺有意思。据博物馆统计,这次游园会吸引了上千人参加,光是“中秋邮局”就寄出了几百封明信片。兔儿爷山的照片在网上火了,浏览量轻松破万。这样的活动,谁说传统文化留不住年轻人?
这场游园会就像一场大聚会,把老北京的味道和中秋的温情装进每个人心里。你是不是也想去现场转一圈,猜个灯谜,寄封家书?传统文化这么好玩,你会怎么过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