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画像石承载跨越千年的飞天梦想

评论 · 0 浏览

在河南南阳市汉画馆,汉代“嫦娥奔月”画像石见证着古人对月球的浪漫想象。值得一提的是,该画像石的拓片曾于2012年随神舟九号飞船遨游太空,圆了这份跨越千年的飞天梦想。 这块珍贵的画像石,是国家一级文物,

  在河南南阳市汉画馆,汉代“嫦娥奔月”画像石见证着古人对月球的浪漫想象。值得一提的是,该画像石的拓片曾于2012年随神舟九号飞船遨游太空,圆了这份跨越千年的飞天梦想。

  这块珍贵的画像石,是国家一级文物,发现于东汉末期的墓葬。画面中,嫦娥人首蛇躯,头梳高髻,正向着一轮圆月飞腾而去。背景中点缀着星宿流云,艺术魅力跨越千年。

  

  

  南阳市汉画馆副研究馆员 李真玉:这块画像石的左上方就是月亮,月亮里面刻画的是蟾蜍,蟾蜍是我们古代人对月亮里面的阴影和山脉的一种解释和臆想。嫦娥拱手飞身上升,人首蛇身是我们古代神话中好多神灵形象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九颗星宿和祥云代表了一种天空、吉祥的寓意。

  

  

  “嫦娥奔月”的神话意象,其历史源流更是可以追溯至战国时期。据《淮南子》等古籍记载,嫦娥因偷食后羿自西王母处求得的不死之药,飞升月宫。到了汉代,这一传说更为盛行,而我们所熟知的“嫦娥”之名,也是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名讳,由“姮娥”演变而来。

  

  

  南阳市汉画馆副研究馆员 李真玉:汉代人将其对月亮的崇拜、长生的祈愿、亲人的思念融入画面,中秋佳节、团圆相思的主题,恰与汉画中所蕴含的美好寓意高度契合。

  这块画像石所承载的飞天梦想,在千年之后得到了回应。2012年,它的拓片曾搭载“神舟九号”飞船遨游太空,完成了一场连接古今的浪漫对话,也为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赋予了深远的时代意义。

  文/总台记者 田云华 李恩浩

  编辑/刘忠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