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揭晓的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名单中,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学子蓝端诚名列其中。凭借对软件质量的极致把控与测试流程的精准执行,他代表广东摘得软件测试项目(世赛选拔)金牌。
从入学之初的“兴趣萌芽”,到国赛“金牌选手”,蓝端诚用行动证明:技能之路不是“孤独的跋涉”,而是“热爱与坚持的奔赴”。“软件测试像‘侦探破案’,从海量数据与代码中找隐藏问题,抽丝剥茧的过程很有成就感。”未来,他将带着“零缺陷”的追求,在软件测试领域继续深耕,用技术为数字时代的软件质量保驾护航。
一度遭遇电脑故障 备赛的“苦练”起了作用
软件测试(世赛选拔)是本次国赛的新增赛项。主要考核选手的接口测试、性能测试、Web功能测试和App功能测试能力,还有一个“秘密挑战”任务。这要求选手需熟悉软件整体框架和架构,具备高超的技术能力。在性能测试模块,选手需要识别性能瓶颈、诊断根源问题。秘密挑战模块则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主要考核白盒测试能力,即在程序代码中找到缺陷。
“各地代表队的选手实力都很强,操作速度很快。听到周围的键盘声静下来,就会不自觉紧张,担心别人是不是已经做完了。”蓝端诚回忆道。但他很快冷静下来,集中注意力,继续专注自己的比赛。比赛时,蓝端诚一度遭遇电脑故障,这时备赛时进行的突发应对训练起到作用,他冷静处理并向裁判组反映。当晚,他与教练进一步复盘日间赛况,积极调整心理状态,后续赛程越走越稳,最终代表广东省拿下该项目冠军。
当站上冠军领奖台,蓝端诚脑海闪过无数个在实训室熬夜的夜晚、教练手把手指导的场景:备赛期间,为应对未知测试场景,他和教练团队进行大量模拟训练;面对与师兄的技术差距,他曾焦虑失眠,“担心付出没结果,害怕让教练和家人失望”……所幸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备赛时的“苦练”都化作赛场上的“不慌”,蓝端诚用沉甸甸的金牌,回报了教练和家人的托举,也回报了自己的汗水,“所有辛苦都值了。”
蓝端诚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比赛现场
学习“上头” 会揪着问题不放
虽然只有19岁,但蓝端诚透着一份超乎同龄人的沉稳。从小看着家人与计算机打交道,他早早对代码、软件产生浓厚兴趣。2021年,他入读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学习网站开发与维护专业,勤勉、认真的他便给老师留下深刻印象。师兄杨书明获得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移动应用开发项目冠军的经历,给了他很大的触动,“师兄杨书明技能成才的经历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当时想,是不是有一天我也能站在台上分享我的经历。”
蓝端诚日常训练中
于是在入学的第二年,他主动申请加入学校精英班,正式开启技能的“逐金之路”。对比计算机相关方向,他发现软件测试契合自己“细致、严谨”的性格:“软件测试像‘侦探破案’,从海量数据与代码中找隐藏问题,‘抽丝剥茧’的过程很有成就感。”
兴趣是敲门砖,坚持才能走万里路。进入精英班,蓝端诚首先面临“节奏转变”,紧凑作息、高强度训练与不断更新的技术知识,曾让他倍感压力。软件测试领域技术迭代快,新工具、新框架层出不穷。为保持竞争力,蓝端诚把“持续学习”融入日常:白天在实训室反复练习测试用例设计、工具操作,代码写了又改、改了再优化;晚上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行业资料,学习最新自动化测试技术,还主动找教练请教提升测试效率的方法。“我对学习比较‘上头’,如果有问题解决不了,就会揪着不放。”蓝端诚说。
手握金牌,蓝端诚依旧谦逊:“这枚金牌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软件测试技术一直在更新,我要学的还有很多。”他近期目标是冲击世赛舞台:“希望代表中国站在世界赛场,让更多人看到中国技能人才的实力。”
教练叶重涵指导蓝端诚(右)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颖思、刘春林 通讯员:夏蕾莉 粤仁宣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颖思、刘春林广州日报新花城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