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我在岗丨他在西太平洋“科学”号上检测全球气候变化

Kommentarer · 17 Visninger

“在本航次中,我的主要任务是监测西太平洋海域中挥发性硫化物的分布与通量,并对硫化物循环与气候变化之间的机制机理进行探索。”冯耀说。 眼下,“科学”号科考船正在西太平洋海域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

  “在本航次中,我的主要任务是监测西太平洋海域中挥发性硫化物的分布与通量,并对硫化物循环与气候变化之间的机制机理进行探索。”冯耀说。

  眼下,“科学”号科考船正在西太平洋海域执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享航次计划“2025年度西太平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项目。国庆和中秋“双节”期间,船上的科考、工作人员依然坚守在科研一线,追波逐浪、攻坚克难,用实干诠释科研人员的责任与担当。26岁的冯耀在“科学”号上首次跟随科考船出海。

  冯耀目前在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攻读海洋化学博士学位,主要科研方向是挥发性硫化物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对环境变化的响应。冯耀此次科考任务是将实验室技术应用于海上实地操作的宝贵机会,他期望通过本航次顺利获取相关数据,积极与国内同行进行交流学习。

  所以,在“科学”号上,冯耀的工作核心是围绕样品的采集、处理和分析展开的,以确保获得高质量的一手数据,并将采集的水样通过不同规格的滤膜进行过滤,以便后续进行各种参数分析。

  冯耀说,科考生活是艰苦与乐趣并存的。首次出海他需要时间去适应高强度的工作和船上的特殊环境,但好在“科学”号的配套设施非常完善,船上有健身房、乒乓球桌、阅览室等。“打乒乓球和篮球是很多队员喜爱的运动,空闲时间我们也会相约篮球场一起运动。”

  此外,在天气良好、海况允许时,在甲板上吹海风、看日落星空,或欣赏偶尔到访的鱿鱼、飞鱼等,也是冯耀难得的惬意时刻。

  冯耀说,在此次科考任务中,他收获满满,直观认识了西太平洋海域不同深度硫化物浓度差异,并通过现场培养实验深化了对生物生产过程的理解,也深刻体会到团队的高度协作对于科考任务完成的重要性。

  “期待通过本次西太平洋科考航次,能在二甲基硫化物等关键活性气体的分布规律、产生和消耗机制、环境控制因子以及气候效应等方面取得有创新性的认识,为全球变化背景下海洋硫循环的响应和反馈研究做出贡献。”冯耀说。

  中秋无法与家人团聚,冯耀说内心难免有遗憾,不过家人对此更多的是理解与支持。“虽有遗憾,但无悔于行。未来自己要更加努力,将自己培养成堪当时代重任的优秀海洋人才,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冯耀说。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丽平)

  【来源:大众新闻•半岛都市报】

Kommenta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