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7月30日报道,即将进入人体试验阶段的通用癌症疫苗可能对“所有类型的癌症”都有用。一项动物研究表明,一种处于研发阶段的通用癌症疫苗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助其对抗肿瘤,以及提升现有癌症疗法的效果。
与对抗流感等病毒性传染病的疫苗类似,许多癌症疫苗旨在帮助免疫系统识别特定蛋白质。然而,传统疫苗的目标是预防疾病,而目前处于研发阶段的癌症疫苗的目标是,清除已经在人体内生长的癌症,以及帮助防止得到治疗的癌症复发。
不过,传统疫苗和癌症疫苗的作用机制通常是相似的。流感疫苗训练免疫系统去寻找流感病毒表面的独特蛋白质;癌症疫苗通常也会教免疫细胞去识别癌细胞的特征。
但存在一项挑战:这些受到关注的癌细胞蛋白质对每个患者来说通常是独一无二的。这意味着,可能需要为每位患者专门配制癌症疫苗。虽然有可能制造出这种个性化的疫苗,但需要时间。而在此期间,患者身上的癌症会发生突变,进而可能导致癌症疫苗的效果降低。
该研究报告的资深作者、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健康系统的儿科肿瘤学家伊莱亚斯·萨尤尔博士说:“从获得患者样本到他们真正接受个性化治疗,可能会耗时几个月。”
萨尤尔及其同事想知道,他们能否设计出一种不需要具备这种个性化特征、而是靠激发一种普遍的免疫反应来阻止癌症肆虐的疫苗。
7月18日发表在英国《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上的报告描述了这种实验性疫苗,它建立在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基础上。mRNA技术也为研发首批新冠疫苗奠定了基础。
mRNA充当细胞构建新蛋白质的蓝图。在新冠疫苗中,mRNA分子包含与一小段冠状病毒有关的指令。在新型癌症疫苗中,mRNA携带的指令与一种物质有关,该物质可以增强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刺激“先天”免疫系统,而不是“适应性”免疫系统。
特别是,该疫苗旨在促进身体产生I型干扰素——这种免疫信使在控制炎症和发现癌性肿瘤并最终将其清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用实验室小鼠开展的一系列实验中,研究人员证明,这种信号传导过程是在肿瘤发育早期消灭肿瘤的关键。这些信号有助于调动免疫系统去攻击肿瘤,以及阻碍癌症生长。而如果阻断这些信号,肿瘤生长就会失控。
此外,这些实验结果表明,早期干扰素的活动是一种常见癌症疗法(被称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发挥作用的关键。这种疗法可以卸掉免疫细胞的“刹车”,这样一来它们会保持高水平的活性,从而能有效地消灭癌症。
萨尤尔解释说,癌症有办法“劫持”干扰素信号,进而阻止随之而来的抗癌免疫反应——因此癌症疫苗起到了一种免疫“重置”的作用。
研究人员将该疫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用在患黑色素瘤(一种皮肤癌)的小鼠模型上。研究团队发现,在罹患难治性肿瘤的小鼠中,联合疗法比单独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效果更好。
研究人员还在患其他癌症——包括神经胶质瘤(一种脑癌)和肺骨肉瘤(一种扩散至肺部的骨癌)——的小鼠模型上单独测试了该疫苗。该疫苗在单独使用时也显示出良好的抗癌效果。
来源:参考消息
【来源:闽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