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学中文”搭建友谊之桥 中德青少年共谱文化互鉴新篇章

Commenti · 5 Visualizzazioni

当地时间10月4日,德国西部城市埃森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德青少年音乐交流活动。来自德国20多所学校的伯乐中文合唱团成员与到访的中国青少年以歌声为桥,展示语言学习成果,推动两国文化交融,唱响友谊与未来

  当地时间10月4日,德国西部城市埃森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中德青少年音乐交流活动。来自德国20多所学校的伯乐中文合唱团成员与到访的中国青少年以歌声为桥,展示语言学习成果,推动两国文化交融,唱响友谊与未来。

  

  △音乐会现场

  音乐会的上半场聚焦今夏举办的“汉语桥”夏令营。德国学生们通过视频回顾、现场演讲和图文展示,分享了他们在中国的所见所感。从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到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从课堂学习到合唱排练,每一段讲述都饱含同学们对中文学习的热情和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与认同。

  德国高中生莱娜·克洛尼斯-詹森虽是首次去往中国,却早已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她的外婆在上世纪50年代曾作为歌剧演员赴华进行三个月的演出,讲述过许多珍贵的回忆。从小在这些故事和歌声中长大的莱娜通过夏令营亲身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热情友好,也更加理解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她表示,中文歌曲不仅帮助自己更好地学语言,也让她更自然地融入中国文化。如今,她甚至早早开始计划未来到中国读研。

  

  △莱娜(左)续写92岁外婆的“中国情缘”

  这段跨越三代的中德情缘也在音乐会现场悄然延续。莱娜的外婆当天专程从柏林赶到埃森观看了外孙女的中文演唱。看到年轻一代传承和续写自己的“中国故事”,她感到无比欣慰,也为外孙女的表现感到自豪。

  

  △莱娜(左)与贝内特分享自己在中国的见闻

  刚升入大学的贝内特·米克尔斯同样是第一次去中国。他告诉记者,现代化的城市风貌、融合灯光与无人机表演的楚雄火把节盛况、无人驾驶汽车等前沿科技都让他大开眼界。过去同音乐毫无交集的米克尔斯如今已加入伯乐中文合唱团,对学习中文歌曲充满热情。他计划明年前往中国提升语言能力,并积极鼓励身边的朋友一起前往,亲自感受这个国家的魅力。

  活动下半场是一场融合中西音乐元素的精彩演出。中德两国青少年通过大合唱、小重唱、器乐合奏等多种形式,共同演绎了《茉莉花》《七月火把节》《让我们荡起双桨》等具有文化代表性的曲目,生动展现两地青少年交流的动人故事。

  

  △米尔曼接受总台记者专访

  伯乐中文合唱团主席奥拉夫·米尔曼表示,这样的音乐活动搭建起了跨文化交流的桥梁,而正是这些青年之间的相识、交流和理解,构筑了中德友谊的未来。据他介绍,今年合唱团吸纳了更多新成员,反映出德国青少年对中文、中国音乐和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

  

  △全场齐送中秋祝福

  恰逢中秋佳节临近,活动最后,中德青少年和现场嘉宾齐声用中文送出节日祝福,将气氛推向高潮。这场音乐会不仅是一次艺术表演,更是一场文化体验、一次心灵对话,也是一段中德青年共同书写的成长故事。

  自2014年成立以来,伯乐中文合唱团始终致力于通过“中文+音乐”的方式推广汉语教育,现已成为德国本土最具影响力的中文学习与传播平台之一。合唱团师生共同参与撰写的《原来中国长这样》德文和英文版也将于今年年底正式上线,讲述他们眼中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从一首首中文歌曲到一次次中德互动,从舞台上的青春身影到现实中跨越文化的真挚交流,这场音乐会不仅奏响了中德友谊的旋律,也种下了理解、尊重与共情的种子。用音乐传情,用语言筑梦,中德青少年正用他们的方式,为双边关系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动力。(总台记者 阮佳闻)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Comme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