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旅局发布文物建筑火灾防范提示

Kommentarer · 0 Visninger

文物古建筑是文明的符号、历史的见证,虽然能够承载千年的沧桑岁月,却也是脆弱的,一旦发生火灾便会造成无法预估的损坏。近日,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文物火灾防范温馨提示,呼吁广大游客在旅游参观过程中

   文物古建筑是文明的符号、历史的见证,虽然能够承载千年的沧桑岁月,却也是脆弱的,一旦发生火灾便会造成无法预估的损坏。近日,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发布文物火灾防范温馨提示,呼吁广大游客在旅游参观过程中提高安全意识,彰显文明风范。同时,也提醒文物建筑管理使用者,要时刻警醒,防火患于未然。

  文物建筑是指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登记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古建筑和近现代代表性建筑等建筑物或构筑物。其中,很多古代建筑在建造时,其柱、梁、檩、椽、斗拱等主要承重构件大多由木材来承担,而且作为宗教活动场所的文物古建筑还大量悬挂绸缎、经幡、伞盖等纤维织物作为装饰,作为历史街区的古民居建筑,其中的家具、商品等也多为可燃材质,这些因素也大大增加了火灾荷载。

  提示中指出,各文物建筑内严禁焚香、觐香,油灯、烛火区周边严禁堆放杂物,与其他可燃物或区域要做有效分隔并安排专人看管。严禁在非指定安全区域内烧纸、焚香、使用燃灯等,使用电子香烛也要落实安全管控措施。文物建筑内严禁吸烟、使用明火,以及违规储存、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文物建筑内不得违规采用炭火取暖,采用燃气锅炉取暖必须落实安全防护措施。此外,所有文物建筑内都不得违规进行电焊、气焊、切割等明火作业,周边严禁违规销售、储存、燃放烟花爆竹和孔明灯等。

  提示中强调,文物建筑在配电间内不得堆放杂物,配电箱要与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电气线路敷设要符合要求,杜绝电气线路老化、绝缘层破损、线路受潮等问题;严禁使用铜线、铝线代替保险丝;文物建筑内电气线路必须穿管保护且型号与负载功率必须匹配并连接可靠;电气线路、电源插座、开关不得安装敷设在可燃材料上,必须与窗帘、垂幔等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线路与插座、开关连接处要保持紧实,插头与插套接触处不得松动。

  同时,不得选用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电器产品以及电气线路,文物建筑内严禁违规采用电暖气、电热毯取暖;文物建筑内制冷、除湿、加湿装置长时间通电必须落实安全防护措施;临时加装的照明灯具、LED显示屏、灯箱、用电设备不得超出线路荷载,展示柜内的照明必须采用非低发热光源。

  此外,必须按要求安装防雷设施,且定期检测维护确保完好有效;电动自行车、电瓶车、电动平衡车等使用蓄电池的交通工具,不得违规在文物建筑内停放、充电,工作人员也不得将蓄电池带至文物建筑内充电,电动汽车停放、充电必须与文物建筑保持安全距离。

  提示中特别强调,在文物建筑保护范围内举办祭祀、庙会、游园、展览等大型活动,主办单位应进行防火检查,增设必要的消防设施、设备和灭火器材,同时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预先组织演练。必须按规定事先将活动情况和消防措施报相关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举办活动。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责任编辑:王旭伟

  【来源:兰州日报】

Kommenta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