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富安镇,一座小小的古镇,却因为一块酥儿饼火遍了大江南北。走进镇上,窄窄的青石板路、古色古香的木楼,仿佛带你回到几百年前。可别以为富安只有老街,它还有现代化的新街,高楼林立,丝绸市场热闹非凡。这里的酥儿饼,咬一口酥脆掉渣,香得让人停不下来,当地人说:“吃着打嘴也舍不得丢!”这块小小的饼,到底有啥魔力,能让人专程开车来吃?
富安镇的酥儿饼,历史可不短,火了上百年。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尝了一口,赞不绝口,从此这饼就出了名。别看它简单,附近小镇学了配方,做了味道,就是比不上富安的正宗。为什么?因为富安的酥儿饼有独门秘诀,从选料到手艺,讲究得不得了。每年春节到清明,镇上飘着油炸酥儿饼的香味,馋得人直流口水。
镇上最有名的酥儿饼店,藏在一条老街上。店面不大,门头还是上世纪的风格,没啥花哨装饰,却干干净净,看着就舒服。掌勺的是位72岁的老大爷,名叫张福林,从16岁开始做酥儿饼,56年没停过。最多的时候,他一天能卖3000多个饼,忙得脚不沾地。来买饼的人,有本地老顾客,也有外地游客,大家都冲着这口正宗来的。
张大爷的手艺,靠的是真功夫。酥儿饼有两种馅儿,葱肉和豆沙,面团用老面和油面掺着和,擀出来薄得透光,还筋道。裹上馅儿,卷成小卷,再下油锅炸,饼就一层一层起酥,金黄酥脆,看着就想咬一口。大爷说,炸饼得用大半锅油,把饼完全淹没,这样才能炸得均匀,口感才好。这手艺,从他爷爷那辈传下来,没一点马虎。
油锅里翻滚的酥儿饼,像朵朵小花骨朵,炸好后金光闪闪,咬下去“咔嚓”一声,渣子掉满桌。葱肉馅儿的咸香扑鼻,豆沙馅儿的甜而不腻,吃完一个还想再来一个。当地人说,这饼吃的就是个“香”,香得让人忘不了。张大爷笑着说:“我这辈子就靠这饼,养活了一家人,也让富安的名声传得更远。”
你可能想不到,这么好吃的酥儿饼,价格才1.2元一个,便宜得让人惊讶。大爷用的棉花油,很多人以为不健康,其实它富含维生素,抗衰老效果还不错。每天早上,他都换上新鲜油,确保每个饼都炸得漂亮。来买饼的人,排队排到街尾,有时候还得限购,不然大爷忙不过来。
可别以为做酥儿饼是件轻松事。张大爷说,年轻时镇上做饼的店不少,后来很多人转行,嫌这活儿累又不赚钱。如今,富安还坚持做酥儿饼的店,屈指可数。他这家店,算是最老牌的,靠着游客和老顾客才撑了下来。大爷年纪大了,擀面的活儿已经交给女婿,炸饼的最后一步,他还是亲力亲为,生怕手艺丢了味道。
富安的酥儿饼,不只是块饼,更是文化。2018年,它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了富安人的智慧和坚持。张大爷说,他做饼不光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让这手艺传下去。他的女婿学了十几年,已经能独当一面,未来这家小店还会继续开下去。听到这儿,真替这门手艺捏把汗,也为它能传承下去感到高兴。
富安镇的酥儿饼,承载了太多故事。从乾隆爷的称赞,到张大爷56年的坚持,再到女婿的接棒,这块饼不只是美食,更是富安人的根。来富安,吃一口酥儿饼,逛逛老街,买块丝绸,你会发现,这座小小古镇,有种让人留恋的味道。你觉得,这门老手艺,还能火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