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妈妈抱肌无力儿子上了8年学:“再难,我也得把他送进大学”

टिप्पणियाँ · 13 विचारों

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吴在洁 李坤泽 济南报道 10月1日的济南,天气暖洋洋的。山东管理学院校园内,大一新生吴志腾坐在轮椅上。身后,妈妈牵着妹妹,爸爸稳稳握住轮椅推手,肩上还背着行李。一家四口就这样在学生

  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吴在洁 李坤泽 济南报道

  

  10月1日的济南,天气暖洋洋的。山东管理学院校园内,大一新生吴志腾坐在轮椅上。身后,妈妈牵着妹妹,爸爸稳稳握住轮椅推手,肩上还背着行李。一家四口就这样在学生潮中缓缓前行,汇入到国庆返乡的人流中。

  从菏泽定陶的农村土房,到县城的出租屋,再到济南的大学校园,这是这个农村家庭的第八次搬家。每一次迁徙,都围着吴志腾的求学路转。如今,这位患有肌无力的少年,终于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这次搬家,不再是愁苦的奔波,而是喜悦地奔赴。

  “身体有缺陷,就用读书来弥补”

  “我叫吴志腾,来自山东省菏泽市,很高兴能和大家来到山管这个大家庭。”新生入学后的第一次班会上,吴志腾坐着轮椅,和爸爸妈妈一起“站”上讲台。这一幕,让同学们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爱笑的男孩。

  

在山东管理学院,公共关系专业一班的12位同学自发组织了“吴志腾小分队”,和他谈心,帮他分担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

  谁能想到,这个阳光小伙子跟“肌无力”较了十几年劲。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陪姥姥去菏泽看病,病房里有人随口说:“这孩子走路咋怪怪的?”一查,是基因突变导致的肌无力。当地医院治不了,爸妈就揣着钱,带着他往北京跑。儿童医院、儿研所、天坛医院、同仁堂中医院,他们跑遍了能想到的所有大医院,但得到的结论却很扎心:这孩子恐怕12岁就不能走了。

  这句话,后来真的成了现实。三年级时,吴志腾还能自己走。等上四年级,得靠妈妈扶着才能爬二楼教室。升五年级的暑假,他骑三轮摔了一跤,从那以后,一走路就摔,再也没法像别的孩子那样追着玩了。

  “那时候我就下定决心,必须考上大学。”据吴志腾回忆,高中三年最苦。上晚自习的时候,他的右腿总得搁在板凳上,搁久了疼得钻心,可放地上,没一会儿又疼得直冒冷汗,只能用手使劲按腿,耳朵还得盯着老师讲课。就这么熬,熬了整整三年。

  夜里躺床上,吴志腾也会偷偷委屈:“为啥偏偏是我?”

  可翻个身,他又会给自己打气:“身体有缺陷,那我就用读书来弥补。”

  靠着这股劲,加上老师同学常帮衬,他的模考成绩一次比一次好。今年高考,他考了506分,攥着山东管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进校园时,他跟记者说:“这学校真大,老师同学都特亲切。”

  “读书对我来说,就是条活路,能帮我跳出身体的坎儿。”吴志腾说着,眼睛亮闪闪的:“别因为身体不好就低着头,要敢跟生活叫板,总有一天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抱儿子上了8年学,搬了八次家

  吴志腾能走到今天,妈妈马翠娟是他最牢的“靠山”。

  “刚查出病那会儿,孩子才8岁多,我当场就哭了,觉得天塌了。”说起当年,马翠娟抹起了眼泪,一旁的吴志腾和爸爸也红了眼。

  从北京看病回来,吴志腾落了十几天课,可返校考试还考了90多分。“我舍不得啊,就天天抱着他上学,一抱就是8年。”马翠娟说,为了让孩子能安安稳稳读书,他们搬了8次家,“孩子走到哪,家就安在哪。”

  最早在定陶农村,上小学时,怕村里人说闲话伤了孩子自尊,一家人商量着搬到50里外的县城,租了间小房子陪读。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一路搬到济南,这已经是第八次了。

  在马翠娟眼里,儿子比谁都懂事。因为总坐着,冬天屁股被板凳硌得青一块紫一块,夏天就捂得烂。吃饭赶时间,肚子常常一整天不舒服,可孩子从没说过一句“妈,我不读了”。

  就凭这股劲,吴志腾初中升高中时,从8000个考生里考到600多名,考入了当地的重点公办高中——定陶一中。这在村里是件稀罕事。

  “孩子脾气好,就一次跟我急,还是因为学习。”马翠娟记得特别清楚,高二那年下大雪,她抱不动儿子,整整三周没上学。最终,成绩从班里第三滑到第十三,“他急得直哭,我也跟着上火,忍不住打了他一下,他跟我犟嘴说‘不学了’。可回家吃完饭,又默默坐回书桌前。”

  肌无力不仅让腿没劲,手也越来越没力气。

  到了高三,马翠娟不舍得催儿子学习了:“心态比成绩重要,别逼坏了孩子。”冬天考试,吴志腾手累得写不动字,考得不好,马翠娟就坐在他身边安慰:“考差了咱就上差点儿的学校,没啥大不了的,妈永远支持你。”

  随着吴志腾一天天长大,到高三时,马翠娟再也抱不动他了。以前是把孩子抱进教室,后来只能把他从轮椅上慢慢抱下来。“小时候不敢让他坐轮椅,怕他心里难受,怕别人用异样眼光看他。”马翠娟说,好在高中老师同学都照顾,特意给他留了两个座位放轮椅,有事儿大家都搭把手,“现在孩子考上大学,再苦再累都值了。”

  

为助力儿子圆梦大学,马翠娟先后八次搬家。如今,在山东管理学院的校园里,她笑着对记者说:“俺家生活看到光了!”

  这些年,马翠娟每天往学校跑十几趟,像个不停转的陀螺:早上起来先做好饭,放凉了给吴志腾吃,再帮他穿衣服、上厕所,然后骑电三轮送他上学。等到了大课间,她还要去学校帮孩子上厕所,忙完回来买菜做饭。中午12点接他回家,下午2点送回学校,5点半送晚饭、帮他上厕所。到了晚上9点40分,再去接他下晚自习。

  “冬天穿得厚,跑几趟衣服就湿透了,风一吹冷得打哆嗦。有回下大雪,我抱他的时候俩人都摔在了地上。从那以后,雪大就只能给老师请假。”马翠娟说,家里大姐已经考上研究生了,家里还有个小女儿要照顾,那些年“难到快撑不下去”的时候,一看到吴志腾写作业的认真劲,又咬着牙熬过来了,“再难,我也得把他送进大学校门。”

  最让马翠娟欣慰的是,高考时,他们找医院开了证明,向招生考试院申请延长考试时间,最后多给了30%的时间。“以前模考,他手慢写不完题,好多会的题都空着,急得直哭。这次高考全写完了,数学还考了102分!”马翠娟笑着说:“高考真挺人性化的。”

  “砸锅卖铁,也得供孩子读书”

  采访时,吴志腾的爸爸吴长银话不多,坐在床边听娘俩说话,时不时偷偷抹眼泪。

  这些年,马翠娟陪儿子读书,家里的担子全压在吴长银肩上。他给人拉网线、装监控,别人6点下班,他总干到8点多:“多挣点,能给孩子多买两盒药,家里负担也轻点儿。”吴志腾得常年吃药。第一次去北京拿中药,吴长银背了40多斤重的药包。

  “学费我都提前备好,从不跟孩子说家里缺钱。”吴长银说,孩子爷爷常跟他说:“孙子想读书,就算掏空家底也得供。”现在家里已经出了两个大学生,78岁的爷爷还在打零工补贴家用,奶奶帮着种家里的地,“两位老人都这么拼,我俩更得把孩子培养好。他只有读好书,才有更多出路,不用像我们一样卖力气。”

  国庆前这半个月,是吴长银最轻松、最自豪的日子。“这俩周末,我先帮孩子把学校的事安排好,宿舍、教室都理清了,才能放心去挣钱。” 他笑着说,自己没上过大学,这次也跟着沾光,感受了一把大学生活,“食堂的饭挺香,花样很多。”

  等假期过了,吴长银打算在学校附近找活干:“孩子这边稳当了,我就能安心挣钱了,多攒点钱,给孩子以后做打算。”

  他还说,高考完家里就忙着盖新房:“以前在县城租房,老家房子漏雨,没法住。现在孩子上了大学,寒暑假要回家,得给他收拾个舒服的小屋,洗澡上厕所都方便。我这仨月啥也没干,光忙装修了,就想让孩子回家能住得舒心。”

  从无障碍通道到“志腾小分队”

  “高考成绩出来后,我们第一时间咨询大学招生办。山东管理学院招生办的王主任特别热情,说‘学校能把志腾照顾好’,我们就开始关注这所学校。”马翠娟说,儿子填了山东管理学院的30多个“冲稳保”专业,最后如愿被录取。

  来到学校后,马翠娟和吴志腾被满满的温暖包围:同学和老师提前来帮忙,宿舍的上下铺被改成了下铺单人床,宿舍和教学楼外也专门修了无障碍通道,方便吴志腾的起居和出行。“校长、专门来看望我们,辅导员和同学们也都很热情,孩子在这里很开心。”马翠娟说。

  

山东管理学院将吴志腾的宿舍调整至一楼,把宿舍里的4-6人间改成两张单人床,并在宿舍楼外加设了无障碍通道。

  

学校给吴志腾改造的单人床。

  据山东管理学院劳动关系学院委李丽娜介绍,早在新生录取时,学校就收到了吴志腾的相关信息,“我们安排专人把录取通知书送到孩子家里,入学前就摸清了他的需求。”

  之后,学校各部门立刻联动:后勤处在假期改造了吴志腾的宿舍楼,修了无障碍通道;把他的宿舍从4人间、6人间改成两张单人床的房间,方便妈妈陪读;学工处把宿舍调到一楼,教务处把教室也安排在一楼,还选了离教学楼近的宿舍。

  “孩子可能会顾虑吃饭、上厕所这些事,他妈妈也不能24小时陪着。” 李丽娜说,劳动关系学院的“红星助学先锋岗”专门成立了“吴志腾小分队”,12个同学排好班,国庆后正式开课就能上岗帮忙。

  山东管理学院劳动关系学院的专职辅导员李辰雨也说,“我跟同学们介绍了志腾的情况后,他们两两一组,成了生活上的‘搭子’,到时候能帮志腾打水、推轮椅。”让李辰雨感动的是,吴志腾还报名当了临时负责人,“这说明他想和同学们好好相处,还想为大家服务。”

  “军训时没太多机会接触,以后上课要是换教室、接水,我都乐意帮忙。”吴志腾的同班同学杨乐妍说,他们公共关系专业一班自发组织了帮扶团。金岳潼也说,“我们不会过度照顾他,怕给他压力。就是像普通同学一样,互相帮助,尊重他的选择,保护他的隐私。学习上有不懂的,也会多跟他交流。”

  采访快结束时,吴志腾笑着说:“我要好好努力,以后让爸妈当‘百万富翁’,好好孝敬他们。”这话一出口,爸爸妈妈都笑了,笑声里有感动,也有欣慰,吴志腾自己也笑了,眼睛弯成了月牙。

  这个国庆和中秋双节,对吴志腾一家来说,不只是团圆,更是给这十年“求学长征”最好的答案。吴志腾说,假期过后,就要正式开启大学生活了:“希望能和同学好好相处,一起上课、一起进步,未来好好读书,找份好工作,让爸妈不用再那么累。”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टिप्पणि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