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妈妈九个勤,这话真的一点儿也不假。看看身边的妈妈们,哪一个不是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哪一个不是对孩子的教育亲力亲为?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催促孩子写作业;孩子写完作业后,还得帮忙检查错误;除了学校的作业,还有各种课外阅读、补课,一样都不能少。
可是,你知道吗?有时候,妈妈们的“懒”反而能让孩子更出息。这可不是瞎说,下面这三个“懒”方法,妈妈们不妨试试看。
一、懒于陪读,让孩子学会独立
有些妈妈就像是孩子的“学习保姆”,时刻陪在孩子身边,监督他们学习。但其实,这样做反而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觉得学习是妈妈的事情,而不是自己的。
辰辰的妈妈就从来不陪读,她只会在适当的时候提醒孩子该做功课了。做完后,孩子自己负责检查,妈妈只负责签字。开始,辰辰也不理解,觉得妈妈太懒了。但妈妈告诉他:“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妈妈不能代替你。如果你现在依赖妈妈,那么考试的时候谁来帮你检查错误呢?”
久而久之,辰辰就养成了独立完成功课的好习惯,学习成绩也稳步提升。你看,这就是“懒妈妈”的智慧。
二、懒于动手,培养孩子自理能力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很多妈妈都舍不得让孩子做一点儿家务。但其实,这样做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嘉嘉的妈妈就是个“懒妈妈”,她从不勤于帮孩子做事,而是让孩子自己动手。
比如,嘉嘉的房间乱了,妈妈就会提醒他该收拾整齐了,但自己却不会动手帮忙。刚开始,嘉嘉可能会抱怨、会不情愿,但慢慢地,他就会习惯自己动手整理房间了。这样的“懒妈妈”,其实是在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责任感。
三、懒于唠叨,让孩子自我成长
很多妈妈都喜欢唠叨孩子,觉得这样才能让孩子记住自己的话。但其实,过多的唠叨反而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浩浩的妈妈就很少唠叨孩子,她更善于用巧妙的方法来引导孩子。
比如有一次浩浩打游戏打了很久都没写作业,妈妈没有直接唠叨他该写作业了,而是问他准备玩到几点。浩浩说再玩十分钟,妈妈就说好,并提醒他说话要算数。十分钟后妈妈回来,看他还在玩,就平静地提醒他做人要守信用,并以他看过的故事书中的主人公为例子来引导他。这样浩浩就愉快地接受了妈妈的意见并关掉电脑去写作业了。
你看“懒妈妈”并不是真的懒,而是知道如何用更好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她们会寻找方法和对策来培养孩子的自觉性和优秀品质,而不是简单地唠叨和讲道理。
所以呀,妈妈们有时候“懒”一点反而能让孩子更出息呢!当然啦,这个“懒”可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有选择地放手,让孩子去尝试、去探索、去成长。毕竟孩子的成长是需要他们自己去经历的,而不是我们替他们去完成的。
最后想说的是,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学会适时地放手和狠心。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练就一双坚强的翅膀,在未来的天空中自由翱翔!而且这样还能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独立能力哦!
所以,做个“懒妈妈”也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呢!
校对 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