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漂人才荟”校园行:5场活动释放超3500个岗位

التعليقات · 27 الآراء

秋风送爽,桂香满城,全国各地高校迎来“金九银十”的秋招热潮。由成都举办的2025“蓉漂人才荟”校园行活动在北京、哈尔滨等地高校招聘一线密集亮相。岗位质量高、政策礼包实、企业阵容强、平台活力足。9月以来

  秋风送爽,桂香满城,全国各地高校迎来“金九银十”的秋招热潮。由成都举办的2025“蓉漂人才荟”校园行活动在北京、哈尔滨等地高校招聘一线密集亮相。

  岗位质量高、政策礼包实、企业阵容强、平台活力足。9月以来,一系列面向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高校的专场活动接连上演——成都由市领导带队,推介成都人才政策和发展环境,5场活动释放超3500个优质岗位、意向招募人才总数达1.4万名,精准对接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和紧缺人才。近三年,成都已吸引超156万青年人才来蓉发展、落地生根。

  现场热度一浪高过一浪。成都,以“蓉漂人才锦鲤计划”引才、以“蓉城英才锦程计划”育才,展示了成都在人才政策、产业生态、城市温度上的综合吸引力,也搭建了青年才俊与城市双向奔赴的舞台。

  2025“蓉漂人才荟”

  将举办56场招才引智活动

  “更好的成都,成就更好的你!”这不只是口号,更通过一场场引才行动,带来实打实的岗位与平台。9月27日-29日,2025“蓉漂人才荟”专场活动在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成功举行。

  记者了解到,活动以“线上+线下”方式举办了专场招聘会。在北京大学专场,2025“蓉漂人才荟”精心组织了国家实验室、高等院校、重点国有企业、世界500强企业等184家用人单位来到现场,提供了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的840个优质岗位,最高年薪达120万。

  不仅有岗位,更有贴心的服务。现场设置了选调生政策咨询处、事业单位招聘专区以及简历打印区,为求职毕业生提供便捷的咨询服务。仅北京大学专场活动当日,现场参与招聘会的青年学子逾千名,成都市用人单位线上线下收取简历超4.2万份。

  

  

  

  2025“蓉漂人才荟”北京大学专场活动

  在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专场,成都累计组织在蓉高校院所、重点国有企业、世界500强企业等200余家用人单位,携带超900个优质岗位参加活动。一组数据是,北邮、哈工大、哈工程等知名高校的逾千名优秀学子现场参与活动,线上线下投递简历4万余份,712名高校毕业生在活动现场与用人单位达成了初步就业意向,展现出青年人才来川来蓉发展的强烈意愿。

  在多场校园专场活动中,来自外地的毕业生均表达了对成都的兴趣与向往——“有产业、有平台、有人情味”。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云南籍毕业生认为,“成都市的人才政策,让我们外地学生看到了在成都扎根的清晰路径,接下来会重点投递几家成都的电子信息企业,希望能把专业所长用到实处。”

  企业方也收获满满。成都新易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模式,有效帮助企业降低引才成本,让更多高校学子愿意了解成都、走进成都。”

  这些亮眼的数据,只是成都以诚意聚四海英才的行动缩影。近三年,成都已吸引超156万青年人才来蓉发展、落地生根。据悉,今年,2025“蓉漂人才荟”将举办56场招才引智活动,深入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全国重点城市高校招引急需紧缺人才。

  活动+赛事“双引擎”

  释放成都温度

  如果说岗位是青年人才留意成都的“第一眼”,那么政策与发展平台,则是促成“心动”变“行动”的关键。

  在此次举行的校园专场活动推介会现场,成都围绕人才政策供给、创新创业支持、服务保障体系等方面推介人才发展价值生态,以引才的“蓉漂人才锦鲤计划”和育才的“蓉城英才锦程计划”,助力广大人才“鱼跃龙门、前程似锦”,释放出诚意满满的礼遇支持举措。

  除了政策支持,还有赛事金融赋能,为来蓉人才铺创新创造之路,筑梦启航。

  9月27日,在北京大学专场活动中,2026“蓉漂杯”博士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同步启动,“以赛引才、以赛育才”汇聚高层次人才(项目),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成都高新区还现场发布了规模5亿元的“金熊猫砺锋人才基金”,聚焦“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支持包括“蓉漂杯”获奖项目在内的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帮助人才“轻装上阵、轻松起步”。

  在深化合作方面,成都携手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建立了“蓉漂”引才工作站,发挥招才引智“前哨站”、就业创业“信息站”、高校青年人才“服务站”作用,为高校学子带来成都的产业发展信息、岗位招聘清单和人才优惠政策,实现引才关口前移、常态长效在校引才。

  现场,还发布了成都市博士后需求清单和成都市及区县博士后支持政策清单。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与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哈尔滨工程大学与中物院成都科学技术发展中心签署了人才合作协议,未来,成都与各高校将在人才共引共育、关键技术协同攻关、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2025“蓉漂人才荟”北京邮电大学专场活动

  正如多位校方代表所言,成都不仅有政策厚度、产业密度,更有城市温度——“成都战略地位重要、发展潜力巨大,正在做优做强城市极核功能,加快建设‘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从一场场校园宣讲、岗位对接,到人才政策常态推送、赛事基金切实落地,成都,逐渐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既有雪山与绿道的生态之美,也有产业与岗位支撑的现实厚度,既能够承载梦想、也适合扎根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 吕佳羽 图据主办单位

  编辑 包程立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التعليقا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