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近日发射特殊任务,研究地球神秘“光环”

Reacties · 83 Uitzichten

卡鲁瑟斯地冕观测站已升空执行任务,将开启为期两年的地球"光环"探测之旅。 尽管部分NASA任务目标极为专精,但所有任务都有助于增进我们对宇宙的认知,有些甚至能深化对这颗"暗淡蓝点"的认识。9

  卡鲁瑟斯地冕观测站已升空执行任务,将开启为期两年的地球"光环"探测之旅。

  

  尽管部分NASA任务目标极为专精,但所有任务都有助于增进我们对宇宙的认知,有些甚至能深化对这颗"暗淡蓝点"的认识。9月24日成功启航的这项新任务将聚焦大气层中较神秘的领域,未来两到三年间持续监测地球大气层的外缘区域。

  美国东部时间上午7时30分,卡鲁瑟斯地冕观测站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该设备将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星际测绘与加速探测器(IMAP)、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NOAA)的L1拉格朗日点空间天气后续探测器(SWFO-L1)共同前往日地之间的L1拉格朗日点。

  抵达预定位置后,观测站将监测被称为外逸层的地球大气最外层,特别关注仅能在紫外线下可见的"光环"现象。这种被称为地冕的现象始于地表上方约300英里(约483公里)处,其延伸范围最远可达地球至月球距离的一半。

  这一认知源于1972年4月 —— 阿波罗计划宇航员在月球笛卡尔高地放置了一台原始紫外相机。虽然它拍摄的地冕图像令人震撼,但相机发明者乔治·卡鲁瑟斯博士意识到这些图像未能展现全貌。即使远在月球的相机也无法完整捕捉外逸层全景。

  历经五十余载,这位科学家发射探测器捕捉完整图像的梦想终将实现。新型相机较原始设备取得重大突破,凝聚了紫外线成像领域半个世纪的技术积累。设备同时配备广角成像仪与近场成像仪:前者拍摄整个外逸层的全景图像,后者则精确记录外逸层与低层大气及太阳粒子的相互作用细节。

  

  其中太阳相互作用是任务最引人入胜的环节,因为这是地球氢元素流失的主要途径之一。氢作为水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已知生命形态至关重要。理解氢流失机制将帮助科学家缩小系外行星搜寻范围,重点探测那些拥有充足液态水、具备宜居潜力的候选行星。

  卡鲁瑟斯地冕观测站最终将抵达距地球四倍地月距离、比地球靠近太阳160万公里的日地L1点,随后启动调试程序。按计划,探测器将于明年三月开始传回数据,设计寿命为两年。若运行状况良好,任务期可能大幅延长。

  此次对"暗淡蓝点"最璀璨光芒的观测,将助力我们更好地理解银河系中散布的同类淡蓝色星体。但或许最重要的是,这个项目将圆梦于2020年辞世、享年81岁的先驱工程师与物理学家乔治·卡鲁瑟斯博士。

Reac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