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邑焕新彩

Komentari · 98 Pogledi

段灿摄千年古邑阳山,以2200余年历史为基,深耕文化赋能之路,为“百千万工程”注入鲜活动能,让城乡发展焕发新彩。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阳山以文化赋能描绘城乡发展新景

  千年古邑焕新彩

  段灿;毛卫玲;江丽欣

  阳山持续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段灿摄

  千年古邑阳山,以2200余年历史为基,深耕文化赋能之路,为“百千万工程”注入鲜活动能,让城乡发展焕发新彩。

  深耕韩愈文化,打造县域文化金名片。贤令山脚下的阳山县博物馆(韩愈纪念馆)以唐代风格筑就,三大主题展借助声光电技术打造沉浸式体验。阳山构建“点线面”文化景观体系,修缮遗迹、打造景观,县城景韩场所达数十处。更以“韩愈令地·绿美阳山”系列活动为桥,通过学术研讨、诗文赛事等形式,让韩愈文化走出典籍,形成特色文旅品牌。

  激活非遗资源,推动传承创新双向赋能。阳山已建成四级非遗名录体系,拥有省、市、县级项目78项,培育传承人45人。通过出台方案、成立专班强化制度保障,新增县级非遗50项;建成600余平方米非遗陈展馆,年接待超万人次;开展“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培训4000余人次,借助“今日阳山”APP等平台线上传播,相关内容阅读量达700万次。

  做实文化惠民,织密城乡公共文化网。“韩愈书房”亲子故事会等品牌活动持续升温,仅该活动已举办500多期。2023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超千场,惠及群众超50万人次。目前全县建成县级“三馆一中心”,167个村(社区)实现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公共文化场所总面积达80700平方米,构建起全域覆盖的服务网络。

  如今,阳山以文化为笔,在传承与创新中书写城乡共富共美答卷,未来将持续深化文化赋能,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力量。

  南方日报记者段灿

  通讯员毛卫玲江丽欣

Koment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