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最后一程

Comentarios · 7 Puntos de vista

本文转自:株洲日报母亲(左一)刘镜恕陈敬刚1985年是我担任学校校长的第二年。这一年我83岁高龄的老母亲罹患重病,住进了医院。春末夏初之际,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老人进入弥留期。那段日子里,我们几个兄

  本文转自:株洲日报

   母亲(左一)

   刘镜恕 陈敬刚

   1985年是我担任学校校长的第二年。这一年我83岁高龄的老母亲罹患重病,住进了医院。春末夏初之际,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老人进入弥留期。那段日子里,我们几个兄弟姐妹衣不解带地轮流服侍在病床边上。我也认为,必须全心全意地陪伴老人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履行为人子女应尽的孝道。

   母亲住院后不久,一年一度的高考临近了。这天下午,学校里举行高三毕业生家长会,一些与高考相关的重要问题必须对家长们交代清楚。这是事关孩子们前途的大事,马虎不得。同事们都知道我家当时的情况,建议我留在医院照顾母亲,到时由负责分管升学工作的副校长替我讲话,他也非常熟悉情况,肯定不会出纰漏。考虑到母亲的病情,我勉强答应了。可家长会召开那天中午我在病房里却如坐针毡,往事也犹如电影一般,一幕幕萦绕在我的心头,挥之不去。

   我想起了1959年,我参加高考的那个夏天。我想起了,我参加工作成为一名教师之后,母亲几乎每天都要对我唠叨的话语:“不要把教师当成养家糊口的职业,而要当成为之奋斗终生的事业!”

   母亲不仅是这样说的,也用实际行动支持着我——在我担任高三班主任期间,妻子怀有身孕行动不便。每逢周末学生来我家里补课,母亲总会亲自下厨给学生们做饭,这样一来,他们就不用回家吃饭,可以节省时间,多补习一些功课。我的母亲是一位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家庭妇女,她将一颗爱心全部奉献给了家庭,默默地支持着丈夫和子女们的事业、学业。

   在母亲弥留之际,我15岁的女儿也即将面临中考,作为家长,我更加能够理解,高考前夕家长们那紧张而急迫的心情。我该如何是好?

   经过一番紧张的思想斗争,我最终决定暂时离开医院一会儿,到学校里抓紧时间把问题对家长们讲完就立刻返回病房照看母亲。于是我对妻子做了简单交代后骑上自行车,朝学校方向疾驰而去。

   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我与众多考生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母亲在医院的病床上停止了呼吸。由于当时没有手机等先进的通讯工具,我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得知这一噩耗。当我急匆匆赶回病房推门而入那一刻,顿时感到天塌地陷,几乎昏厥在地。我扑在母亲的遗体上痛哭,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母亲过世后很长时间内我一直沉浸在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的悲痛之中,然而最令我感到欣慰的是,那一年学校的高考录取率在全市名列前茅!这也是我的母亲生前最希望看到的。

   多年后的一次师生聚会当中,我的一位学生深情地对我说:“您大可不必因为母亲临终前没有守护在她的身边而自责,相信她老人家泉下有知,一定会理解并支持您当时所做出的决定……”

   值此母亲逝世40周年之际,回想起当年那曾经令我撕心裂肺的一幕,宛如就在昨天。我会终生牢记母亲的善良淳朴、母亲的公道正派,会将她重视教育、专注事业的家风家教传递给下一代。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