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女孩走2小时山路上学,梦想当老师,支教团队如何帮她?

Commenti · 98 Visualizzazioni

云南红河县的大山里,12岁的小女孩李万芬每天要走2小时山路去上学。她眼睛亮亮的,笑着说想当体育老师,让更多山里孩子爱上运动。这股子倔劲儿,让来考察的西安博爱学校团队心里一暖,也更坚定了要把优质教育

  云南红河县的大山里,12岁的小女孩李万芬每天要走2小时山路去上学。她眼睛亮亮的,笑着说想当体育老师,让更多山里孩子爱上运动。这股子倔劲儿,让来考察的西安博爱学校团队心里一暖,也更坚定了要把优质教育送到大山深处的决心。

  

  红河县宝华镇的嘎他小学,条件简陋得让人心酸。学校建于1955年,现在只有9个老师,却要教264个学生。每个老师得同时教两三门课,还要管学生的生活,忙得脚不沾地。志愿者来支教过,可山里条件太苦,很多人待不了多久就走了。

  西安博爱学校的理事长王国平带队来看了个究竟。他跟团队说,支教不是光捐点钱、送点书就完事儿了。得帮当地老师把教学水平提上去,让孩子们学到真本事,未来才能靠知识改变命运。

  在另一所俄垤小学,硬件条件好了一些。新教学楼、篮球场、科学教室都有了,看着挺像回事儿。可“山育未来”公益组织的负责人薛寒讲了个故事,让大家心里一沉。支教老师讲数学题,拿“出租车”举例子,结果孩子们一脸懵:“老师,出租车是啥?”课本上的东西,跟山里孩子的生活差得太远,学起来就像听天书。

  怎么让课本知识跟大山里的现实接轨?这成了支教团队的头等难题。光教书不行,得想办法把知识讲得接地气,让孩子们一听就懂。薛寒说,他们正试着用山里的场景,比如种地、放羊,来说数学和语文,效果还不错。

  

  再说回李万芬,她的故事真挺感人。她家住归德海村,海拔高,村里小学早就没了。她每天翻山越岭去上学,路上得花2小时,可她从没喊过累。问她为啥这么拼,她说想当体育老师,教村里孩子跑步、踢球。她的笑容特别干净,让考察团的人觉得,这孩子的梦想得帮她实现。

  

  王国平团队在山里转了几天,脑子里已经有了一些主意。他们想先从老师入手,帮当地提高教师待遇,留住好老师。光靠志愿者不行,得让本地老师有干劲儿。他们还计划定期给老师培训,教他们新方法,比如怎么用简单的例子讲复杂的知识。

  网络课程也是个好点子。大山里交通不便,但网线能拉进去。他们想通过线上课堂,把城里的优质课程送到山里。这样,孩子们就算身在山沟,也能学到外面世界的知识。

  还有个想法是为孩子们争取机会。如果政策允许,他们希望带一些孩子到城里读书,开开眼界。山里的孩子不缺梦想,缺的是机会。他们还想教孩子们一些实用技能,比如种果树、养蜂,学了就能用,未来不愁生计。

  

  这趟云南之行,让大家看到了希望,也看到了挑战。教育这事儿,不是捐点钱就能解决的,得用心、用脑子,找到适合山里孩子的路。你说,什么样的教育能让大山里的孩子飞得更高?这个问题,值得我们一起想想。

Comme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