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揭晓,孩子的暑期书单来啦!

Yorumlar · 20 Görüntüler

名单与简介如下 小说蔡崇达《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是一部以童年与故乡为背景的温暖之作,主人公“黑狗达”在外婆离世后陷入孤独,阿太送给他一群小动物作为情感补偿,陪伴他度过童年、少年直至青年时期,那

     近日,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名单揭晓,18部(篇)作品获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与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并列为中国作协主办的国家级文学奖项,旨在鼓励优秀儿童文学创作,推动儿童文学繁荣发展,是中国儿童文学的最高荣誉。

    名单与简介如下:

    (一)小说

  

     蔡崇达《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是一部以童年与故乡为背景的温暖之作,主人公“黑狗达”在外婆离世后陷入孤独,阿太(外婆的母亲)送给他一群小动物作为情感补偿,陪伴他度过童年、少年直至青年时期,那些动物成为他“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

  

     大秀《大河的歌谣》将厚重宏大的黄河作为叙事背景,临摹呈现出以白藕、马槐为代表的乡村少年形象,他们用爱唤醒了河滩人的护鸟意识,用智慧、勇气和担当谱写一曲动人的歌谣。

  

     陆梅《万花筒》通过上海石库门的百姓生活这个小切口反映大主题,通过麦小节和白雪两个女孩心灵成长的小故事折射大时代;以平等的视角对聋哑女孩进行人性观照,彰显以爱和希望为核心的童年精神。

  

     祁智《方一禾,快跑》关注了一个少年经历人生变故后的负重前行、勇敢生长的故事,以明亮温暖的笔触,深刻探讨了当代家庭教育、困境儿童心理建构、特殊家庭扶助等话题,以乐境写忧伤、以轻快写生命不得不承受的沉痛。

  

     王勇英以《狼洞的外婆》以南方城镇当下现实生活为蓝本,塑造了一个历尽磨难、隐忍、坚韧的外婆形象和一个在孤独中成长的从内心封闭到敞开心扉的女孩形象,描绘了一段充满无条件的爱、理解与包容的祖孙情。

  

     许廷旺《额吉的河》以“三千孤儿入内蒙”为背景,讲述三个遭遇家庭变故的孤儿融入草原生活,在阿爸、额吉的悉心呵护下重拾希望,茁壮成长的感人故事。

  

     周敏《胡同也有小时候》以鸦儿胡同小学为原型,用一个小学生的视角将胡同的变迁与几代人的童年故事娓娓道来,讲述北京中轴线上有滋有味的胡同故事。

    (二)诗歌

  

     童子《我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了》用孩子气的眼睛和心灵,对年龄、时间、衰老、死亡、遗忘、战争等话题进行深度思考,追问人在不同年龄所应该或可能拥有的不同生命之美。

    (三)童话

  

     慈琪《外婆变成了麻猫》讲述随着身患阿尔茨海默病外婆的记忆逐渐消逝,外孙女一朵勇敢地追寻着那个变成麻猫的外婆,开启了一段充满冒险与感动的旅程。

  

     李姗姗《器成千年》以三星堆文化和考古发现为主题,以一团叫堆堆的泥巴历经三千年,从古蜀国来到三星堆博物馆的奇遇为主线,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成器之旅”。

  

     诺亚《白夜梦想家》以第一人称“我”讲述,表达一个有着心脏疾病、在学校中被孤立的女孩对友情的向往、对自身健康强大的渴望,以及对爸爸深深的思念与爱。

  

    赵丽宏《月光蟋蟀》讲述了人类和蟋蟀奇妙邂逅、平等交流、互相关爱、互相尊重的故事。

  

     赵卯卯《我的,我的》讲述九岁的王盒盒聪慧敏感又善解人意,但还未来得及肆意拥抱大千世界,就因绝症离世,作品旨在探求孤独、秘密、友谊、死亡等生命议题的真谛。

    (四)科幻文学

  

     蔡皋《不能没有》采用水墨晕染技法,以温柔而富有想象力的方式,通过日常中的美好“存在”,展现孩子眼中纯粹而充满爱的世界。

  

     弯弯、刘雪纯《妈妈的剪影》用剪纸刻画了一位喜欢弹琴、刺绣、量体裁衣的姑娘成长为一位快乐的妈妈,和爸爸共同建设美丽乡村、创造美好生活的故事。

    (六)青年作者短篇佳作奖

    王璐琪《守护神》

  

    刊发于2021年2月号《儿童文学》(经典)

    转自:光明日报

  来源:首都新闻出版

Yorum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