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算力”渐行渐进,卫星产业ETF(159218)周净流入6连阳

评论 · 19 浏览

卫星板块催化不断。数据显示,卫星产业ETF(159218)截至9月12日,获资金连续6周净流入,年内规模增长267.55%。 消息面,近日,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阿里云创始人、之江实验室主任表示,AI的演进已进入“变量发生了

  卫星板块催化不断。数据显示,卫星产业ETF(159218)截至9月12日,获资金连续6周净流入,年内规模增长267.55%。

  

  消息面,近日,在2025 Inclusion·外滩大会上,阿里云创始人、之江实验室主任表示,AI的演进已进入“变量发生了变化”的关键阶段:竞争不再仅局限于代码与模型,更转向以数据、算力和开源资源为核心的全球协同体系。同时,AI所依赖的“计算”正从地面迈向太空。未来,人类不仅依靠地面数据中心,还将借助“计算卫星”处理空间数据、推进深空探索。太空算力,将成为开源理念在物理空间与人类边疆中的终极体现和必然应用。从“有星无算”到“在轨智能”,全球首创太空在轨AI商业应用新模式。

  银河通信分析指出,从“有星无算”到“在轨智能”,全球首创太空在轨AI商业应用新模式:5月14日,之江实验室成功将12颗算力卫星组成的“三体计算星座”发射入轨,并首次在太空中完整部署了80亿参数AI模型,标志着“计算卫星”这一全新类别的确立:它不同于传统的通信、导航与遥感卫星,而是以在轨算力为核心,通过星间互联和实时协作能力,实现了太空数据处理从“依赖地面”向“在轨执行”的根本转变,显著提升了响应速度与决策效率。结合我们此前的研究,三体计算星座的商业模式主要包括三大方向:一是太空算力租赁,即通过星间激光链路把星座打造为“太空数据中心”,为应用卫星提供边缘计算能力,解决“有星无算”的痛点;二是太空通信与星缆计划,以专属地面站和星间激光链路构建“太空光纤”,类比地面政企专线,面向云厂商和大型互联网客户,提供低延迟、低成本、高安全的跨境传输和算力调度;三是智能数据资产变现,将遥感等数据转化为农业、气象、能源、城市治理、低空经济等行业的“数据即服务”,实现商业价值释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