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空天,新赛道如何起飞

Komentari · 24 Pogledi

原标题:逐梦空天,新赛道如何起飞 7月8日,2025空天信息大会暨中科星图生态发展大会在合肥开幕,一批聚焦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卫星应用等未来产业的新技术、新成果集中亮相。 9月4日至5日,以“小行星探测、防御

  

  原标题:逐梦空天,新赛道如何起飞

  7月8日,2025空天信息大会暨中科星图生态发展大会在合肥开幕,一批聚焦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卫星应用等未来产业的新技术、新成果集中亮相。

  9月4日至5日,以“小行星探测、防御和资源利用”为核心主题,第三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在合肥市召开。

  9月5日至7日,2025低空经济发展大会在芜湖举行。大会期间,一批低空行业装备同台亮相。

  近段时间,安徽空天信息行业盛会接连不断。“星际通信”“太空医药”“深空育种”等热词不时出现在与会者的报告、演讲、对话中,令人心潮澎湃。

  空天信息产业是航空航天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的新兴业态。《安徽省推动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聚焦低空经济、商业航天、卫星应用和深空探测4个方向,开展低空经济提质扩量、商业航天建链集聚、卫星应用场景牵引、深空探测创新策源、空天信息生态营造、空天信息创新引领六大行动。

  从“嫦娥奔月”的美丽神话,到敦煌石窟的“飞天”壁画,再到“万户飞天”的传奇故事,数千年来,飞天之梦一直在华夏文明长河中激荡。今日安徽,在多个领域提前布局,具备了很好的基础条件,正全力抢抓机遇,努力拥抱空天信息产业的广阔蓝海。

  低空经济如何“飞”得更高更好

  我们的天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繁忙!

  9月10日,以“数智领航,服贸焕新”为年度主题的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在北京开幕。合翼航空展出全球首个且唯一一个“三证齐全”——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标准适航证和生产许可证的无人驾驶载人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

  基于合肥骆岗空中交通运营中心,合翼航空目前正在进行“载人常态化运营”,下一步将根据运营情况开展低空观光商业运营,逐步开拓城市通勤等其他更多场景,打造低空经济商业运营样板。

  “大飞机看上海,小飞机看芜湖”。在芜湖市湾沚区,有一个航空产业园,集聚航空上下游企业200多家,不出园区就能生产一架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通航飞机。

  通用航空是低空经济的重要产业支撑。十几年间,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芜湖在一片荒地上崛起了一座年产值数百亿元的航空产业新城。芜湖已成为全国首批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国内重要的低空装备基地、安徽省低空经济未来先导区,实现了通用飞机、无人机、航空发动机、螺旋桨、航电系统、模拟器、航空部附件等通航制造产业链产品自主化生产。

  安徽省通用航空协会理事长平丽浩见证了芜湖通航产业的发展。他认为,当前,芜湖低空经济还需要在加大技术攻关、强链补链上下功夫,“比如飞机发动机以活塞发动机为主,更高端、动力更大的涡桨、涡扇发动机还没有。另外,喷油嘴、高压油泵等精密部件还有短板”。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湾沚区组建了航空制造、临空经济、航空材料、低空运营4个细分专班,细化产业图谱和项目清单,开展招商引资“敲门行动”,目前已签约项目2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6个。

  一些专家提出,空域高效使用和规划设计协调机制还不够完善,影响了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

  8月30日上午,合肥市低空政务“一网统飞”平台正式上线,保障实现政务无人机“飞得好、效率高、看得见、管得住”。

  “可以通过有效释放低空空域资源、完善低空空管基础设施、大幅提升安全保障水平等举措,使低空用户可以依法便捷开展多样化低空飞行活动。”一位受访专家建议。

  商业航天如何迎接“爆发前夜”

  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一样,都是空天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商业航天”“航空航天”分别写入2024年和2025年的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从火箭制造到卫星应用,从“仰望星空”到布局星网,商业航天全产业链各环节紧密相连,正奏响高速发展的前奏。

  “与普通焊接工作相比,火箭发动机导管焊接的难度、精度跃升了几个级别!”9月7日上午,在位于中国·蚌埠商业航天产业园安徽九州云箭航天技术有限公司焊接车间内,“2025安徽工匠年度人物”胡志强头戴防护面罩,手持焊枪专注地焊接火箭发动机主导管。

  “我们力争在2026年成为国内率先盈利的商业航天运载火箭领域企业!”九州云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2019年九州云箭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期落户蚌埠,就得到市里不遗余力的支持。为何这样一家有技术、有市场的商业航天企业,尚需7年以上的时间才有望在行业内率先实现盈利?

  这是因为,商业航天赛道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长周期的“四高一长”特征。

  企业在受访时不约而同地谈到,商业航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资金、人才、风险等挑战,希望各方给予更多耐心和支持,帮助企业度过量产前的“深蹲期”。

  从企业自身来说,头等大事是通过加大研发力度来降低成本。传统的火箭发射成本价格昂贵,而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通过可重复使用的火箭技术颠覆了航空航天业,国内商业航天的创业公司纷纷聚焦可回收火箭的研发,想方设法降低成本。近些年,九州云箭正是不断追踪、赶超行业前沿技术,积极与“国家队”等各类客户深度融合,抢占了液氧甲烷可回收火箭发动机这一赛道的先机。

  处于爆发前夜的商业航天行业,正考验着各地政府的战略定力、耐心和专业眼光。以蚌埠市为例,该市从“选项目”入手,将目光聚焦链主企业,建立“基金管理人研判+专家研判+市招商引资重大项目指挥部研判”的多维度项目评判机制,有针对性地选择企业,规避各方专家预判侧重点不同的难题;锚定火箭发动机、可回收飞行器、卫星载荷等细分领域,走差异化发展路径;同时,积极构建共享服务平台,降低企业前期建设成本、后续运营费用。

  “虽说商业航天发展潜力巨大,政策赋能激活了商业航天创新引擎,资本赋能推动航天生态加速成形,‘国家队+民营’双轮驱动给商业航天这片蓝海注入强劲动力,但诸多投资机构还是更关注中短期的投资回报。”洪泰基金创始合伙人、董事长盛希泰呼吁更多“耐心资本”助力商业航天迈向腾飞时代。

  今年初,池州市在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启动“江南航天城”建设。该市近年来联合知名投资机构成立7只商业航天专项基金,总规模12亿元;组建总规模20亿元的星空探测产业引导基金,并参与组建总规模50亿元的安徽省深空产业投资基金,打造“产业基金丛林”。同时,积极落实扶持政策,对成功发射的商业卫星和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等“三首”产品,分别给予奖励和奖补。

  截至目前,池州市“江南航天城”已落户星河动力、星移联信等商业航天企业10多家。这座滨江小城正以惊人速度,将商业航天的梦想照进现实。

  如何抓住“征服太阳系”的商机

  商业航天崛起,为人类进行深空探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截至2025年8月底,全球实施深空探测任务逾300次,足迹遍布月球、水星、金星、火星、土星、木星、小行星和太阳系边际等。

  农林植保、气象探测、医疗救护、低空物流……低空经济正为千行百业赋能,应用场景持续丰富。那么,深空活动将催生哪些新经济业态?

  “深空经济是支撑深空探测所需的技术研发、产品制造、设施建造、科学探索、资源开发、运营支持及应用服务所形成的新兴经济业态。”深空探测实验室总工程师史平彦介绍,深空经济十大产业方向包括深空资源开发、深空互联网、深空能源、深空生物、深空运输、深空智能、深空建造、深空旅游、深空安全、深空文化,“预计到2040年,全球深空经济规模将达到万亿美元。”

  以深空建造产业为例。深空探测实验室研制的“月壤原位3D打印系统”,让人类在月球上“就地造房”的梦想迈出了关键一步。该系统通过3000倍聚光太阳能将月壤加热至一定温度,熔融后直接成型为月壤砖,实现“用月球的土,烧月球的砖,建月球的家”。

  月球上盖房子可以用于开发月球资源、开展科研、发展深空旅游等,深空生物行业同样值得期待。“空间微重力环境为生物医药研究提供了地面无法模拟的独特条件,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医学价值。”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杨钦泰说,中大三院与中科宇航牵手,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太空医学研究平台,支撑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及太空旅游的科研及健康保障需求。

  如何推动深空产业落地?9月4日在合肥召开的首届深空经济与产业发展大会上,来自空天信息行业的大咖们各抒己见。

  《安徽省推动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推进深空探测技术“沿途下蛋”;围绕深空技术、深空科学、深空资源利用、深空安全等领域和深空能源动力、深空测控通信、月球与行星科学、小行星防御等重点科研方向,开展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科技创新。

  深空探测实验室副主任于继科说,当前全球深空探测已从科学探索迈入“资源开发—产业落地”新阶段。实验室已牵头成立“深空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建设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基地。同时,正在筹划设立深空产业发展基金、空天技术先导基金等,并将推进开放合作,与各方共同构建协作共赢的深空经济生态体系。

  合肥市空天技术成果转化促进中心主任张晓明说,中心将沿着“科创+产业”协同、深空探测特色、场景驱动创新三大路径,促进深空探测关键技术加速转化。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开始他们将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气层,然后去征服太阳系。”这是“航天之父”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墓志铭。深空探索,将为人类带来无限可能性,逐梦空天,安徽“起飞”。

  (安徽日报)

Koment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