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享烟台】健康,从“减糖”开始

Comentarios · 7 Puntos de vista

清晨一杯甜豆浆、午后一杯奶茶、晚餐后再来块蛋糕……在现代生活中,糖似乎无处不在,成为很多人饮食中的“隐形伙伴”,过量摄入糖分正悄然威胁着国民健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减糖”的重要性,学习科

  清晨一杯甜豆浆、午后一杯奶茶、晚餐后再来块蛋糕……在现代生活中,糖似乎无处不在,成为很多人饮食中的“隐形伙伴”,过量摄入糖分正悄然威胁着国民健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减糖”的重要性,学习科学的控糖方法,为健康“减负”。

  认识“隐形糖”:藏在日常饮食中的“甜蜜陷阱”

  提到“糖”,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白砂糖、糖果、甜点,但实际上,我们摄入的糖分更多来自“隐形糖”——那些隐藏在加工食品中,不易被察觉的添加糖。比如:

  饮品中的糖:一杯500毫升的奶茶含糖量可达30-50克,一瓶可乐含糖约35克,甚至部分看似健康的“果蔬汁”、“风味酸奶”,每100毫升含糖量也可能超过5克。

  加工食品中的糖:番茄酱、沙拉酱、豆瓣酱等调味品,饼干、面包等主食类加工品,以及蜜饯、果脯等零食,都含有不少添加糖。

  烹饪中的糖:很多家庭炒菜时习惯加糖提鲜,比如糖醋菜、红烧菜,一份糖醋排骨的含糖量可能高达20-30克。

  这些“隐形糖”不知不觉中增加了每日糖分摄入总量,长期累积便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科学减糖:循序渐进轻松控糖

  减糖并非“一刀切”地完全戒糖,而是要科学、循序渐进地减少添加糖摄入,同时保留食物天然的甜味。疾控中心专家推荐以下实用方法:

  (一)学会看标签,避开“隐形糖”

  看配料表:配料表中糖的位置越靠前,说明含量越高。常见的添加糖名称有白砂糖、蔗糖、果葡糖浆、麦芽糖浆、葡萄糖等,遇到这些成分靠前的食品,尽量少买或不买。

  看营养成分表:关注“碳水化合物”下的“糖”含量,选择每100克(或100毫升)糖含量低于5克的食品更健康。

  (二)调整饮食习惯,减少糖摄入

  烹饪少加糖:炒菜时逐渐减少糖的用量,尝试用天然调味料替代糖提鲜,比如用葱、姜、蒜、醋、柠檬汁等增加风味,慢慢适应清淡口味。

  自制饮品替代含糖饮料:用白开水、淡茶水、柠檬水替代奶茶、可乐、果汁饮料;自制豆浆,享受食物本身的味道。

  选择天然甜味食物:想吃甜食时,用新鲜水果替代。

  控制零食摄入:少吃饼干、蜜饯、巧克力等含糖零食,可以选用坚果、无糖酸奶等健康替代品。

  (三)循序渐进,逐步适应

  减糖不能急于求成,以免因口感落差导致难以坚持。可以从“减少一半糖”开始,比如原本一杯咖啡加2勺糖,先减到1勺,适应后再减到半勺,通常1-2个月后,对甜食的依赖会明显降低。

  减糖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它不是要剥夺饮食的乐趣,而是要通过科学控糖,让我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拥有更健康的身体。从今天起,不妨从查看食品标签、少喝一杯含糖饮料开始,逐步养成减糖习惯。

  来源:烟台疾控

  【来源:烟台文旅发布】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