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720分转职高学烹饪,好学生也可以当个好厨师|新京报快评

टिप्पणियाँ · 0 विचारों

普高学生转中职学技能,技能人才继续深造成为高素质技能人才,或将逐渐成为常态。

  

▲作为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一样,也有高中、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学历层次的人才培养。图/齐鲁晚报视频截图

  近日,四川旅游学院新生代表龚晟在开学典礼上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引起舆论关注。

  龚晟中考分数720分,考入四川荣县的一所知名中学,但高二时,却选择转读职高学烹饪,当了一名“锅儿匠学徒”。在今年四川省对口高考中,他以总分648分,超本科线108分的成绩获得全省烹饪专业第一名,顺利考取四川旅游学院。

  对于龚晟的求学经历,有人点赞,认为他打破了“窄化”职业教育的传统认知,让“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更加鲜活。也有人质疑,认为他转读职高,还是“殊途同归”,追求的仍是上本科院校。

  不得不说,把关注点聚焦在升学上,还是用升学观评价职业教育,这恰恰是需要扭转的观念。龚晟的求学经历表明,普职融通正在落地,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特色正在形成。普高学生转中职学技能,技能人才继续深造成为高素质技能人才,或将逐渐成为常态。

  2022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将职业教育定位为与普通教育平等发展的类型教育。并明确,国家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学分、资历以及其他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和转换机制,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学习成果融通、互认。

  我国各地都在推进的普职融通育人模式改革,就是普通高中与中职学校可“资源共享、课程共建、教师互动、学分互认、学籍互转”,在普高就读的学生可以转入职业学校学习,在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可以转入普通高中就读。

  在此背景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从普高转入中职却仍成了新闻,是因为舆论仍把职业教育视为低于普通教育的层次教育,而不是类型教育。

  事实上,这些年来,从普高转中职的学生也不在少数。原因在于,一是学生本人有明确的成为技能人才的职业兴趣;二是上中职,也有畅通的升学路径,家长不再一味反对。

  自2019年起,我国已经取消了中职毕业生的升学比例限制,据北京师范大学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公布的2023年度“中国职业教育学生发展调查”显示,升学是中职学生毕业后的主要方向,六成以上中职学生期望获得本科及以上学历,约七成学生通过高职单招、三校生考试(为职高、中专、技校应届毕业生设计的升学考试),或职教高考升入高校进一步深造。

  作为类型教育的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一样,有高中、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学历层次的人才培养。而促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平等发展,就要推进普职融通,同时形成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特色,要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据报道,龚晟的梦想是成为国家一级厨师,希望在大三能成功考取二级厨师证,未来还想继续考取烹饪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这说明,他上本科,以及未来准备读研,都是为实现自己做厨师的职业梦想。这是十分清晰的求学与职业发展规划。

  好学生也可以当个好厨师,龚晟的学业选择是我国推进普职融通、发展职业教育的一个缩影。职业教育可以拓宽学生的职业选择,也让更多职业梦想在其求学过程中就能开花结果。

  撰稿 / 熊丙奇(教育学者)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赵琳

टिप्पणियाँ